然後,1萬6千騎再次出動,向著更遠的沈陽、撫順、開原、鐵嶺等地進發。放著近在尺咫的遼陽不去打,他們覺得自己可能速度不夠,跑過去可能那裏已經被西南軍給吃了。
所以3個人想‘穩妥’1點,以拿軍功為重,畢竟沈陽可是朝廷的心病。更是朱弘昭的心病,沈陽的戰略位置此時不如遼陽重要,但架不住這是建奴後金政權的首都啊!
什麼是首都?軍功不去說,光那裏住著1大票的建奴貴戚,俘獲了就是大軍功……好吧,不說軍功,關鍵是沈陽聚集建奴貴戚高門,那銀子……
一切繳獲歸公?開什麼玩笑,東路的規矩就是宣大軍的規矩,給朱弘昭5成9成了,餘下的還不是弟兄們的?
至於目前雙方軍隊彙聚的蓋州,鑲藍旗旗主阿敏認為是嶽托暗殺了杜度要嫁禍給明軍,強詞奪理胡攪蠻纏給代善上眼藥。
這隻是1個小插曲,而明軍的攻勢說不上猛烈,卻非常的沉穩,穩的像1座山壓在蓋州,鎮的3旗上下無比的抑鬱。
強打?
明軍4座軍營都打過,進攻秦良玉的8旗兵基本上是有進無退,到了白杆兵麵前9沒有退下去的必要了。
瘋狂的是奢安兩部的彝人狼兵,身為步卒卻敢對8旗騎兵發動反衝鋒。8旗與蒙古人一樣,起碼隻是行軍所用,真正的精銳專設的騎兵力量並不多,多的是騎馬的重步兵。
白杆兵9不需要多少了,代善搞清楚了要打的是白杆兵後,直接撤銷這邊的送死行為。
奢、安兩部,更是跟明軍打了1年半的強軍,更是從2餘萬參戰彝人中選出來的4萬人,能不精銳?
先登岸的這3萬西軍,有些不適應遼東氣候,初戰的表現卻十分光彩。
代善有心撤退,出乎預料的大雨讓他的火燒新野泡湯了,可他不能退。他現在已經沒了退路,退軍北上的話,沿途的遼民會讓他知道什麼叫做以牙還牙。
隻有打贏西南軍團,震懾周圍的遼民,他才能安然北上。而且,8旗軍主力即將趕赴增援,要在這裏與卷土重來的熊延弼1決生死。
至於遼鎮,因為心理問題裹足不進;東江鎮的毛文龍揣測到了上意,開始封鎖鴨綠江沿線各處渡口,斷絕朝鮮軍隊歸路……
或許他的行為會被朝臣責備,可他知道,這是無關痛癢的。將朝鮮宗室中能打敢打的宗室消耗殆盡,將來的朝鮮才好正式劃歸朝廷版籍。
這場戰爭,雙方形勢根本9不在1個檔次。
明軍不說一直放血培養的遼軍,也有毛文龍頑強不息的東江軍。以前是政策到不了底層,如果一切如計劃中的那樣,建奴不足為患。可遼軍軍餉上的蛀蟲太多,而黨爭又誤事。
沒有宣大軍和西南軍以及登萊衛所軍,光重整後的遼軍與東江軍都能讓老奴喝1壺。求戰心切的3支部隊也參與到遼東戰事,4比1的兵力對比,形成了絕對優勢。
而明軍出征部隊多,後勤壓力大,但有足夠的物資可以送到前線,最多就是損耗多一些。而建奴,根本沒有物資!
建奴就算想想守城,都沒糧食支撐他們堅守!
逃到北方奴爾幹都司城那邊去,也隻有餓死凍死1條路。這種情況下老奴乞降不成,隻能在明軍會師前逐個擊破故技重施。
這是一場碾壓的戰爭,可笑遼鎮上下有不小的後遺症,行軍逶迤,表現的非常不堪。
現在老奴不能35日擊破熊延弼部,他9完了。
可他能擊破熊延弼?
有海路運輸補給的西南軍團,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哪怕野戰打不過建奴,也能依靠火炮和海運不斷騷擾或跑路,隻要徘徊在這裏,就能牽製建奴的主力!
所以,老奴完了,現在也隻是垂死掙紮而已。
奇襲遼陽是西南軍的計劃,前提是建奴被3路大軍牽引拖延。既然現在暴露了,9由他們來牽製建奴,給3路大軍製造機會也是一樣的。
熊延弼根本不知道,遼鎮現在是不動如山,也不知道到底在想什麼;而東江鎮則更是明目張膽的準備坑朝鮮人,所謂的3路大軍隻剩下了宣大軍。
而宣大軍前軍兩萬騎的3名主將成了賭徒,使得戰事進展出現了極快的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