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漸近,漆黑僅有點點明燈的山海關關城上,女牆背後伏著密密麻麻的登萊軍,關城4周的戍堡炮台,一片漆黑中已調好炮位。
孫傳庭不知道遼軍為什麼會突然派8千騎兵走山海關,而張鳳翼的書信中語焉不詳,讓孫傳庭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無論如何,就是不能使遼軍入關。
山海關防線不僅僅是1個山海關,孫傳庭親自坐鎮山海關同時,飛騎通報各個小關卡,做好戰備工作。
遼鎮4個副總兵之1的尤世威帶著這批遼鎮精銳,在夜色下混過張虎的防線,來到了山海關前。
他是榆林延綏鎮人,世代將門兄弟3人皆有勇名。他兄長尤世功作為總兵,在沈陽1戰中戰死,弟弟尤世祿是孫承宗標營統率。
原來他是山海關防線牆子路建昌營參將,隨著山東赴遼軍接管山海關防線,他被調任遼鎮為參將。軍機處篩選遼將檔案,將有戰功,非遼鎮出身的他提了1級為遼鎮副總兵。
但他不會感激齊王,因為他們在延綏鎮世代努力侵占的軍田,被軍機處1刀砍了,祖宗留下的傳家產業沒了,害的他連尤家的5老家丁都養不起。
邊軍之中按照舊習俗除了排資論輩外,誰的家丁多,9代表誰的拳頭大。養不起家丁的尤世威,自然對齊王不會有好感。更何況還丟了傳家的2百多頃田地,他如何能心服齊王?
1個副總兵很值錢?在尤世威看來,他熬資曆升到副總兵隻是時間問題,何需齊王的賞識?
所以,帶兵前來的是他尤世威,而不是滿桂、馬世龍等孫承宗親信。而他尤世威,這回是有進無退,進則官封都督列位軍機處,退則自殺謝罪,沒有別的選擇。
孫傳庭端起望遠鏡,看著城下到來的遼軍,甚至能看到遼軍先登健兒身上盤著登城繩索鐵鉤潛伏移動。
“擂鼓舉火,嚇退他們。”
微微猶豫,孫傳庭不願意和遼軍撕破臉皮,現在國戰要緊,不是鬧矛盾的時候。
“咚!咚咚!”
城樓上鼓聲響徹,1排排火把點燃,山海關城上燃起1條火龍,照的城下潛伏前進的遼鎮登城健兒身心發寒。
“建奴偷城,大帥有令,各軍嚴加防守!”
孫傳庭的親兵舉著小旗子,從關城城樓向兩側疾跑,大聲呼喊。
1裏外尤世威看到山海關滿城皆亮,4周炮台戍堡先後舉火,就知道這回行動泄密了。得到親兵急報,見城上沒有開炮,尤世威1歎:“都說孫傳庭跋扈,未曾想是個以國事為重的良將。傳令,退軍吧!”
“大帥,此時萬不可退……”
尤世威長槍1抖,刺死本部監軍,頓時周圍將領嘩然,尤世威目光環視左右,神色厲然:“督師曾言,得山海關者得天下。齊軍已然有備又不願開炮,我軍何苦上去送死還連累的滿門親族?退軍,自有本帥向督師交代。”
諸將看著地上抽搐的6品監軍,不由聯想到9邊第1將何衝幹的那檔子事。
何衝擅殺文官,成了邊軍將領的談資話題。有何衝做榜樣,邊軍之中,武將越來越跋扈,匪氣益重。
齊軍沒有撕破臉皮,遼軍自然要識進退。
尤世威也不甘心,可他作為曾經的山海關防線將領,自然知道這山海關有多麼的難打,兩麵夾擊都不見得能打穿,除非裏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