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山東變故(1 / 3)

此時此刻的山東齊州齊王府,府內滿是喜慶。

今日禦史楊嗣昌趕到齊王府敕封朱弘林為博興侯,按慣例天啟給了朱弘林1個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虛職。

這是好事,卻好事多磨,多了一番波折。

朱弘林再3推辭,死活不要這施舍來的侯爵,若不是侯氏看不下去發話,可能楊嗣昌要灰溜溜的回京去。

楊嗣昌比較倒黴,他祖父隻是武陵名士,老子楊鶴底子不是很硬,中進士隻比楊嗣昌早6年。楊家又和楚黨糾纏不清,東林發力,所以他和盧象升一起從戶部主事這個鍍金的黃金位置卷鋪蓋走人,從6品主事變成了7品禦史,小小的進步了一些。

可盧象升論資曆比楊嗣昌低多了,家裏父祖隻是1個秀才功名,1個舉人補官的知縣而已,卻因為得齊王看重,天子賞識。隨齊王南下建立功勳,此時是軍機處正7品行人令,加官正6品山西招討副使。

回京述職後,有可能這個楊嗣昌當年眼中的後進晚輩,會提到禦史係統擔任十3道禦史,比他高上半級,或者直接進6科,成為正式的儲相。

畢竟論考試成績,盧象升可是2甲進士,按慣例是有資格衝擊內閣的。

衝擊內閣,官場默認的規矩就是出身要在2甲以上,履曆中要有翰林院、禦史、6科、隨後就是主政1方下放為督撫或者學政官,最後政績優良者回京擔任6部官員或是禦史頭頭,然後就有了衝擊內閣的資本。

當時戶部沒人敢去,楊嗣昌是跑不了,新科進士盧象升是自己跳進去的。否則以2甲的成績,他是妥妥進翰林院的。所以有資格進,為國事分憂而沒有進,盧象升可以省去翰林這1道程序。

基層禦史也可以省掉,進6科後熬資曆,像楊漣那樣從6科出來就能當個左右僉都禦史。所以盧象升的前途,真的非常的光明。

如此鮮明的對比,楊嗣昌又是親身經曆者,他哪能不急?為了抱上齊王的大腿,他這個楚黨子弟,費盡了9牛2虎之力才搶到這個宣旨的差事。京裏沒機會,抱不上齊王的大腿,那就走曲線道路,先和齊王府裏的人建立關係。

他不知道原本的曆史是什麼,孫傳庭、盧象升這兩個能打的進士,都被他楊嗣昌給玩死了,玩殘了!

齊王府朱弘林的偏院內,朱弘林提筆給朱弘昭寫信,一旁妻子古青梅握著手帕掩著鼻子哭哭啼啼。

哭的朱弘林心煩氣躁,他身體不好,1氣臉色9開始發白,1手撫著胸順氣,1手撐著桌案朱弘林扭頭大罵:“你個婦道人家懂什麼!整日就知道爵位爵位!先王憐憫我可憐,這才收我為繼子!王弟怕我這個不爭氣的兄長受窩囊,才去求天子!王弟那麼矜持高傲的人放下身段去求天子,這爵位我拿著揪心!”

緩口氣,忍不住輕咳兩聲,朱弘林將信紙疊好,雙手顫抖著裝入信封,連信一起,將桌案上的佩劍、雙管短銃拿起來就要往外麵走,口裏罵道:“你要爵位你去拿,反正我朱弘林拿著心裏不舒坦。先王與王弟軍功立身受賞爵祿,我憑什麼白拿!”

“你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孩子想想。”

古青梅過來拉住朱弘林,論力氣,朱弘林還真擺不脫她這個年紀與他相當的妻子。

“將來王弟諸子,按皇帝的約定能有3個親王,其他都是郡王,你有什麼!難道讓你的孩子繼承奉國中尉,在王弟諸子麵前抬不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