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3 / 3)

李遂朗笑輕語:“他們怎可能有大王這般英明神武?就連李兄弟尋來的麻皮豆產量頗豐。按大王說的,7月時用來榨油,1斤能出油6兩。而油菜籽,卻隻能產油34兩,其中差距明顯,而油也更香。隻是麻皮豆需精細耕作,不如油菜好養活。”

麻皮豆就是花生,李成棟不覺得這東西能榨油,隻是香脆好吃,9從杭州尋紅夷商船買了一些,是給朱弘昭帶去的零食之1。

李成棟含笑不語,想到趙期的傷勢又斂去笑容,手裏握緊望遠鏡道:“那些紅夷貪財好利,渾身臭的讓咱不敢靠近。沒想到這些夷人,手裏還是有些寶貝的。”

他此刻內心非常的激動,他整來的這些東西都是豐產物種。看趙先生的意思,齊王有天命在身。若舉大事成功,他李成棟不提軍功和帶兵本事,光這份功勞,將來封個伯侯不成問題!

順便說說古代傳承上古的漢文化對外族的劃分,西戎北狄東夷南蠻是4個最有名的4方諸族統稱,其中隻有東夷的夷字帶有人字,東夷也是徹底並入炎黃部落的,也因為他們相對於中原文化是開化的,所以有個人字……

對於西洋人的稱呼,明朝9改為西夷,表示對西方文化的認可。記住,是認可而不是推崇,隻是相對於漢文化,覺得西夷文化有點開化後的人性而已。

虎大威瞭望著田野中辛勤勞作的府丁人戶以及飛熊士,他內心非常的喜悅。他走南闖北,非常了解糧食的重要性,一句話總結的很好,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天,並不是以朝廷為天。

朝廷若治理不當,不能讓百姓吃飽肚子,這樣的朝廷就會失去人心。他隨朱弘昭赴西南平叛,途徑湖北他能感受到齊王的憤怒。

整個湖北,天下的糧倉,竟然不去種植糧食而種植棉花、桑樹、油菜、各種染料、甚至煙草也有人種植。

他相信,隨著土豆這種豐產耐旱的作物推廣天下,百年內不會因為缺少果腹的東西而逼迫百姓造反乞活。

當然,地方吏治也是很大的毒瘤。他早年深受其害,這才當起了馬賊,又投降歸附成了官軍。可吏治難治是有名的大問題,齊王能掌握軍機處造福軍人,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若插手吏治,根本不合適。

現在,有代表天命的土豆並握在齊王手中,京師1帶全被心向齊王的軍隊戰略上包圍,他開始對齊王身懷天命充滿信心。

京師的京營兵馬,在虎大威、李成棟這樣的驍將看來,那都是紙糊的。至於守護京師的薊鎮隻有區區4萬兵馬,還不在此次換裝、補餉範圍內,根本不足為慮。

他的血液在燃燒,李成棟的血液也在燃燒。

看著他們2人,李遂搖頭笑笑,回去收拾火盆。他的血液,去年已經燃燒過1回,他對齊王身懷天命1事,極為推崇。

若齊王得不來這天下,老天爺才是瞎了眼。

作為軍人,還是被朱弘昭從微末提拔起來的軍人,他們想的簡單,思想並不複雜。隻要實際合適,沒有天命也要弄出天命給齊王戴上!

更何況,這天命是貨真價實,造福後世子孫的大天命!

李成棟雙拳緊握,他決定和高傑這幫老兄弟商量1下,實在不行那就先斬後奏,行黃袍加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