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謀反的決心(2 / 2)

他陰差陽錯睡了皇後,又被成妃口中的宮中勢力所誘惑,現在的他,已經失去了後退的道路。可他前進的道路,目標也隻有那麼1個。

可困難重重,對付天啟皇帝他下不了那個決心;而且文官士紳階層更不會接受他的統治。他若登頂,江南這塊國朝膏腴之地,經濟物資的核心地區,將是反對他的大本營。

軍中勢力,他的影響力向9邊重鎮輻射,隻要解除有奶就是娘的戰兵體係,全部改為衛所軍,再經營兩年,他就有足夠的底氣和江南士紳叫板。

打內戰不可怕,可怕的是拖延、僵持、對立乃至是分裂。

不解除建奴的威脅,他絕不能引發內亂。否則陰差陽錯再讓建奴鹹魚翻身,他就是民族的罪人。

沒有絕對的軍隊優勢,他不會對皇位發起衝擊。

最關鍵的是,他沒有名義,他缺乏名義!

這是個不是家天下的家天下時代,士紳意識衍化的文臣意識有限製皇權的主張,他們更喜歡讓皇帝當1個國家象征。

但根本上來說還是家天下,明國就是他們朱家的,朱家的掌舵人就是國家的掌舵人。他雖然貴為齊王,卻出身魯藩,不是燕王帝係出身。

可能正因為他不是帝係,他才能得到天啟的信任和扶持。

他就是朱家旁支庶流中的庶流,文官士紳階層,甚至是勳戚、乃至是藩王宗室,都會對他的行為進行抵觸。他就是缺乏名義,這才荊棘漫道,前方無路。

“名義……”

他這樣的庶流中的庶流奪取帝位,與當世的普世觀念相違背。這是士紳維持自己內部,朝臣維持天下穩定的根本原則,沒有妥協的可能。

除非將這2百多年時間沉澱下來的文化承載集團進行大清洗,否則他就是登頂,也會給子孫留下數不盡的禍端。最起碼,原來的成祖燕王的帝係宗室,他要清洗幹淨。

他若‘靖難’,難度比朱棣還要大,盡管他掌握的兵馬與朝廷掌控的兵馬與朱棣時期的力量對比是反的。隻要完成改兵為軍,朝廷的兵馬就是他的兵馬!

畢竟朱棣當時已經是諸王之長,論排行是朱元璋在世兒子中輩分最高的1個人,也曾經被馬皇後撫養過,有改庶為嫡的曆史基礎。

馬皇後無子,太子朱標、秦王和晉王,還有燕王朱棣,都是被馬皇後撫養過的,掛在馬皇後名下的嫡子。

他朱弘昭呢?有什麼曆史根基讓他去做文章?

沒有,他的登頂,必然是血流成河。

可他在宮裏的黑曆史經不起時間洗禮,成妃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遲早會把他供出來,拉著他陪葬。隨著時間變遷,人是會變的。天啟此時信任他,以後隨著浸淫權謀機變,想不改變都是一件難事。

他與天啟之間那點小秘密,將不再是友誼信任的沃土,而是培養毒藥的沃土。他等不起,等到天啟掌控朝堂,朝野威望高隆之後,他的價值和實力會被無聲息間消融稀釋。

端著1杯酒,朱弘昭另1手扶在護欄上,1雙細長丹鳳眼眯著,看著宮中沿道路、宮門布置的彩燈,輕輕抿1口酒。

他覺得,自己應該主動邀請李成妃來1趟。

天啟寵眷李成妃,常常在長春宮過夜,從成妃那裏下毒,讓慢性毒慢慢發作,這就是他的機會。

他不可能束手9縛,自私的來說,他不想死,也不想看著那些跟著自己,將一切托付給自己的將士被天啟1步步清洗。於公,他擁有廣闊的見識和更為宏略的眼界,給他3年,他能讓這個國家脫胎換骨,繼往開來,一如既往的傲立世界之巔。

至於毒藥來源和運輸途徑,在宮裏誰會仔仔細細檢查瓊華宮出入物資?而他更是得到天啟允可,派人在天下各地、港口收集食材及稀罕物種。這是情報滲透的1個途徑,也是收集奇毒的不錯路子。

1個人站在宮中之巔,月朗雲稀群星閃爍,刮著陣陣清涼略寒夜風吹拂他的紗衣袍袖,進行著陰謀,多少是需要膽量的。

躺到搖椅上,手撫摸著冰涼包漿的扶手,1搖1晃望著明月,朱弘昭揚著下巴,他覺得自己內心充實,不怕良心上的考校。

他相信自己是對的,自己奪取皇位是正確的。

曆史上江南士紳、宗室、朝臣本9死傷慘重,他相信自己發動的大清洗,死的人不會很多。死的或許都是命中注定要死的,或許能有更多的人避免死亡,安度晚年。

或許,或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