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曆史的背後(2 / 2)

寢殿外,孫孟蛟雙拳在袖中緊握嘎吱作響,他的女兒,貴為皇後又如何,還不是那些偽君子手裏的棋子。現在有孕8月,這些人竟然喪心病狂,還在驅使自己女兒為他們的前途奔走!

他恨,恨自己沒本事隻能做賊,恨自己當年交友不慎,恨那些人權勢通天。

不久,張國紀陰著臉出來,隨即轉為燦爛笑臉,對著孫孟蛟微微頷首,孫孟蛟低下頭,躬身跟在張國紀身後離去。

張國紀袖中空空,他沒有得到任何的宮中消息。他知道,他名義上的女兒張嫣,母憑子貴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控製,這是很早預料的事情,隻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不要懷疑張嫣間諜身份,她1入宮9和宮裏權勢最盛的客氏叫板,以她的智慧難道不懂得含蓄?更關鍵的是,張嫣竟然對朝臣保持影響力,曆史已經證明過這1點,不必再去細說。

光宗泰昌皇帝是東林黨死扛頂上來,硬是從福王手裏搶回了太子之位。東林黨期望的紅利還沒有發下來,光宗皇帝因為紅丸1命呼嗚。

天啟作為長子還沒來得及受封太子,但繼承權不容置疑。一幫老頭兒又去宮裏欺負李選侍1個女人,將在乾清宮守在父親屍體前的天啟硬是奪走,又不得不放回去。

但又通過王安、駱思恭的力量對未登基的天啟進行全方位的監視,擔心有人對天啟說什麼。

等天啟繼位,東林黨對他們父子的功勞可是大大的,自然要領賞。天啟也沒有吝嗇,然後發現國庫收入降了不少,當年又沒有災害,錢跑哪去了?

於是,被欺騙而憤怒的天啟祭出老魏這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法寶。

而為天啟選後的時候,正是東林黨勢力大盛的時間,宮裏做主的還不是老魏,而是與東林關係密切的王安,錦衣衛掌印是駱思恭。

天啟又沒有皇室長輩健在,這些事情9由這幫人內外聯手操辦了。

所以,最後留在宮裏的3少女,特別是排名較前的,她們已經被洗腦。

洗腦對方不在有沒有文化,而在對方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十34歲的少女,又是1群飽讀詩書的才華女子,她們很容易被名譽蓋天下的東林人忽悠。

所以別怪曆史上張嫣被害的產下死胎而天啟不聞不問,因為他這個妻子和他不是1條心,是向著外人的。

隨著朱弘昭查抄東林精神領袖李3才,張嫣清醒了一些,但她和客氏之間的仇怨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

汪文言使計,犧牲王安留下的老人,還準備犧牲張嫣為齊王殉葬,反倒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人最擅長的就是鬥不過你,從你子孫身上下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建文帝,朱元璋狠吧,殺的文人就像殺狗,結果呢,朱允炆1登台,近乎全盤否定老朱的國策,開始重文輕武,這個有著仁厚之名的建文帝,逼得王叔全府自焚,也有自盡的,先後弄死4個。

最後還拉著朱棣的手,很關切的說:“王叔莫讓侄兒背負殺叔惡名……”

很婉轉的一句話,意思是你回北平後趕緊去找蒙古人幹1仗,死得轟轟烈烈多好,你有名譽我也不背惡名。

等了等,不見燕王動靜,建文忍不住下手,逼得朱棣以王府最後的8百護衛造反!

所以,曆史上這批女子有懷孕的,都被老魏和客氏折騰死了,天啟純粹當作沒看見。結果他和老魏都失算了,當閹黨獨霸朝廷的時候,23歲的天啟竟然在宮裏落水,吃完藥然後腎髒衰竭尿血……

失去兒子與生育功能的張嫣,聯絡大臣。朝臣在外使力,張嫣在內保護信王,最後,信王華麗變身為崇禎……

老魏和他的閹黨,灰飛煙滅。

天啟1再讓張嫣親近齊王,就是希望她能被齊王的思想驚醒,讓她認清那些人的麵目。目前的進展,天啟表示滿意,起碼他的皇後回心轉意,終於不再胳膊肘往外拐,終於向著他朱家了。

汪文言回京了,他來京有兩件事,一件是為西南籌建的書院召集先生,天下間文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北京南京,南京那邊的人吃不了苦,所以汪文言的主要目標是北京。

第2件事,就是把手裏掌握的東西還給東林黨,將該處理的釘子處理1下,完成交接後他就能安心回西南度過餘生,為教育事業燃燒盡最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