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尚未當官前,多是赤誠單純的。1個好名望的團體,對他們的吸引力是致命的。而對心思詭譎的士子,好名望的團體的誘惑,代表著種種一切,值得去赴湯蹈火,以換取榮華富貴。
李墨軒自然知道事情輕重,軍機處的設立現在隻是為了戰事而準備。可作為親身參與者,他知道這1舉措的關鍵之處。這將是分化文官,從文官體係中割1刀,拉出1批進士出身的武人。文武平衡,最差也能相互製衡,延續這個國家的國祚。
空蕩蕩的青羽華蓋下,朱弘昭將望遠鏡裝到腰間錦囊裏,抄起1把塗繪百子圖的大折扇,抖開扇著向外走,眯著眼睛打量4周受罰的宮女,對遠處1名中年女官抬起下巴。
這女官正值青年,豐姿熟美,趨步來到他麵前,躬身柔語:“齊王千歲有何吩咐?”
畢竟,這樣女官也是當年從民間選拔上來,參與競爭皇後、嬪妃位的稀世美人。
美麗的皮囊1天天老去,年年都有嬌俏少女入宮。她們更怨恨命運的不公與時間的無情,對於這些後輩們,她們隻有少數會心懷憐憫,更多的則內心扭曲,性情陰狠,甚至有折磨這些新入宮少女為樂趣的。
“皇嫂即將誕子,半年內對宮娥的懲戒改為抄書或跑步,不可進行軀體折磨致人非命。孤希望大內,是一片祥和,而不是戰戰兢兢,怨氣叢生。”
女官屈膝行禮拜謝,周圍少女齊聲輕呼齊王仁德。
朱弘昭看著這女官鼓脹胸腹一陣蕩漾,眨了眨眼睛,轉身離去。
望著齊王離去的背影,女官想到齊王的目光,頓時感覺今日的朝陽格外的暖和。麵目神情也明媚起來,或許,這是1個機會。
出內操場,順3大殿東側宮牆,朱弘昭握著百子大扇1步1搖,步履悠閑,向文華殿走去。
文華殿後是禦藥房,內閣辦公的文淵閣就在文華殿前,與東西兩處直房組成1處4合院結構宮殿。
要進藏書的文華殿,必先經過內閣所在的文淵閣。文淵閣東邊直房是誥敕房,西邊是製敕房。內閣形成決議後,由這兩房進行後續工作,將決議製成敕書,該留檔的留檔,該抄送天下,或賜予個人都按規矩處理。
可以這麼說,文淵閣後麵的文華殿若被1把火燒了,朝廷的機要資料和檔案,9廢了近半。
翰林們來來往往,有來文華殿研讀藏書,也有翰林在文淵閣行走,增長見識,為以後的從政打基礎。
這些行走在文華殿的翰林,不論老幼都是差不多的官服。當然,也有1個顯目的,打扮與翰林不同,他是天啟2年的狀元郎,蘇州人文震孟,1個充滿雄心壯誌的名字。
這位是萬曆2年出生,如今5歲的狀元郎和他祖父文璧一樣,都是在這個年齡開始揚名。對了,文璧中年後以字行,字征明,也被寫作文徵明。
不得不說,這爺孫倆的名字1個比1個動人心魄。
在詩文上,文征明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4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4家。
同科2甲進士盧象升的火速升職,令文震孟這位狀元郎多少有些臉上無光。看到齊王,他隻是帶著笑容,抱著1遝公文欠身行禮。
他是狀元郎,沒要必要不必對齊王行大禮。
但他有年齡優勢,這是老人政治的時代。5歲,正好是經驗豐富,體能尚未衰竭的大好年齡。而他祖父文征明壽9,文震孟相信自己早晚會走的比盧象升遠。
李墨軒已在文淵閣前等候,這種地方他即使是錦衣衛同知,但沒有聖旨私自進去,絕對會被一幫內閣老頭領著老老少少的翰林們一頓胖揍。
接過王化貞的親筆信,裏麵卻是1張白絹,朱弘昭抖開竟然是王化貞的血書,新鮮血漬散著淡淡血腥,朱弘昭掃視1眼,露出笑容將白絹裝好。
整理1下衣冠,抖抖袍袖,朱弘昭看著文淵閣3個大字,邁步進入。
6名內閣成員1知道齊王來了,9放下手頭工作,前去迎接。齊王敢來這裏,唯一的解釋就是此行與戰事有關係。
葉向高領著一幫老頭也隻是微微拱手而已,朱弘昭也還了個抱拳禮道:“叨擾諸位老大人辦公實是不該,但本王卻有要事尋葉閣老商討。”
隻找葉向高1人?看來不是與所有內閣成員一起討論戰事,葉向高直接問:“請問齊王殿下,是公事還是私事?”
朱弘昭從袍袖取出軍機處奏折遞給次輔韓爌道:“諸位老大人先看看,待本王與葉閣老商議後,諸位老大人再議議,後日朝議本王要上奏此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