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窘迫的3黨(2 / 3)

“齊王千歲英明神武,高瞻遠矚才使西南戰事須臾間平定。功在社稷,更遺澤千秋。做到了下官1輩子想做,卻做不成的大事。故而齊王千歲所吩咐的,也是利於社稷的,千歲請直言,凡是下官力所能及之事,下官絕不推諉。”

吳亮嗣本性直率,否則也不會當官以來得罪那麼多的人,連萬曆皇帝都敢直接指著鼻子罵萬曆酗酒殘暴,就連盟友浙黨的楊鎬他都會彈劾。

“楚人果然爽快,孤喜歡老熊的做事風格,朝堂9該有這股爽快勁兒。否則推推諉諉,小事釀成大事,大事釀成滔天大事,想著9令人痛心。請。”

兩個人1個開門見山,1個直接俯首,省去了沒必要的試探,讓朱弘昭喜歡這種辦事效率。也是微微1歎,京察大計就是如此的厲害,能逼得1個享譽半世的正直文官對他這個藩王低下頭顱,實在是難以估量的厲害。

聽到齊王話裏的意思,吳亮嗣心中大定,端著酒與齊王同飲1杯。有齊王的保證,楚黨起碼會在這次京察大計中,保存1份骨血元氣。而且,熊延弼絕對能保住。

“但後日朝議,依舊有人會抓著老熊的舊事不放,這是1筆糊塗賬。今日本王不僅差人請來吳大人,禮部左侍郎溫大人隨後9至,稍後本王還會拜訪葉閣老。”

朱弘昭伸手,接過李墨軒遞來的軍機處籌備奏折,雙手遞給吳亮嗣道:“吳大人請過目,若覺得有不合適的地方,本王再修改一番。此次與建奴交戰,本王吸取過往教訓,這才有了這道折子。也想借著這個機會,將遼東那些糊塗賬1筆勾銷,好使的朝廷大員能1心撲在戰事上,此戰事關國朝社稷穩定,不可不慎重。”

看著軍機處的職責,吳亮嗣1眼9認出來,這是樞密院翻版。再看看首批軍機大臣名單,都是知兵的文臣大員和宿將,微微頷首。

再看看5名參議,吳亮嗣笑了:“齊王妙策,下官自當鼎力支持。”

楊鎬、熊延弼、王化貞這3個罪臣中,楊鎬是堅定的反東林幹將,熊延弼又是楚黨中堅力量,雖然受過東林活命大恩,但楚黨就是楚黨,而且熊延弼淪落到此般地步,王化貞功不可沒,所以他不可能投到東林那邊去。

至於王化貞,他在遼地的表現,就是1個笑話,連親信將領都急著綁了王化貞做投名狀投降老奴,他複出,就是1個充數的,是安慰葉向高的手段。

5名參議中另外兩人是孫傳庭與盧象升,孫傳庭作為齊王的師傅,本人嚴格律己,帶兵、軍屯都是拿手。雖然沒有什麼分量十足的軍功,光憑他能調教出齊王,這9說明他的實力,當個參議不成問題。

可盧象升就有些刺眼,去年的新科2甲進士,年僅23歲,因為戶部的爛賬才被打發到戶部充當6品主事。這已經是超擢,隨著戶部錢糧穩定,已成了鍍金的良好去處,所以盧象升還沒回來,他的職位已有人代替,就等盧象升回來交接。

這次盧象升跟著齊王立下了好大的軍功,也為了給齊王1個麵子,朝中準備任命盧象升下去當個5品知府,並許他督練新軍。

可在齊王的計劃中,盧象升1步飛躍,成為軍機處參議,這9讓吳亮嗣覺得有些刺眼。軍機處完全就是管軍兵事的1個武內閣,參議是什麼,就是這個內閣的候補。

換言之,盧象升直接擁有了內閣替補的資格,雖然不是文內閣,可這種飛躍,實在是太快了。

而且盧象升在西南處理軍務之際,抽出時間向熊延弼學習軍事。所以,盧象升能算半個楚黨人物,出於好意,吳亮嗣道:“盧建鬥新科進士,突登高位恐怕無法令人信服。還望齊王千歲多多衡量,莫為1時得失而壞了1方璞玉。下官的意思是,可讓盧建鬥下放地方,主政1府之地曆練3年,而立之年提為6部侍郎,再入軍機處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