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麵對皇帝類似談判一樣的通牒,清流禦史們沒有叫囂著荒唐之類不能當飯吃的廢話,而是眼巴巴看著各自組織的大佬。
強大的東林黨、僅次於東林黨又強烈反對東林黨的浙黨,還有依附浙黨的齊黨、楚黨、秦黨、宣黨、晉黨……隻要1個地區出來的官員,相互瞅對眼9抱團成了1黨……
此時朝中無人不黨,不黨都被排擠出去了。
萬曆皇帝不上朝,自然也9沒可能扶植獨臣,也沒辦法攪散這些地域性結黨的官員。也是因為這些官員結黨抱成1團,萬曆皇帝收拾不過來,幹脆9不管了,讓他們來弄。
再好的名譽也經不起查,李3才就是榜樣。
1旦逼迫過甚讓天子孤注1擲,到時候朱弘昭入京在京中大殺特殺。估計地方上的那些好學生會高興的拍手,他們這幫熬資曆熬出來的老混蛋死了,他們那些好學生才能上位啊!
大不了到時候再乖順1點,能上位就是好事,乖1點又算什麼損失?
魏忠賢忠於天子,想要查他們,卻沒有足夠的動員力。
而朱弘昭不同,不受他們這個團體滲透影響,手裏的兵又隻聽朱弘昭的,一旁還有個錦衣衛南鎮撫使李墨軒,有主力,有輔攻。1旦得到天子詔書,動起手來絕對是腥風血雨。
難道9這麼犧牲了李3才,軟綿綿向天子投降?
當然不能,起碼要擺足了氣勢,再3要求天子務必敦促好朱弘昭學業,別讓他少年輕狂做錯事。
至於借這次風波奪掉朱弘昭的王位?絕對不成,他們好不容易將朱弘昭推上去,哪能再讓朱弘昭下來。否則,不是白白幸苦了1趟?
封王啊,多少文臣想到這個會淌淚,他們累到死,也不會知道穿王袍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偏偏,他們為了將來安穩,必須逼著天子封他們眼中的劊子手,小屠夫為王……
這世道……算個什麼事?
文官們欲哭無淚,鬱悶至極。
“隻會動嘴皮子的慫貨……見了樂安侯刀子都他娘軟了,咱認栽……”
武將們見文官們不鬧,氣憤憋屈難以宣泄,立馬9散了,他們比文官更怕朱弘昭。
勳戚們散的更快,因為許顯純向他們傳遞消息了。安慰自己,再怎麼說朱弘昭也是勳戚係統的,將來,也許,應該會能融洽相處。
他們必須認慫,他們的一切權利都是依附皇帝的。皇帝不方便動手,也沒決心動手,他們才能跳起來。1旦皇帝下定決心,又有鐵杆支持,他們就會倒黴。
朱弘昭是宗室,和他們天生不是1個窩的。又威名赫赫帶著精銳護衛入京,同時心狠手辣,在李3才家裏的宣言非常明白:我就是恨你們,恨你們能吃飽,恨你們不顧我的死活,恨你們的無情自私害死了兄長、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