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輪轉將軍破曲阜(2 / 2)

“孔府,金玉其外罷了。曲阜百姓8成是孔家佃戶,各地孔氏背依孔府大山欺壓百姓,官吏視而不見,地方律令難加其身。依臣之見,孔府多一些磨難也是好的。”

朱弘昭手點著曲阜,麵目無情:“君子之澤,3世而竭。聖人有大德,王朝興衰兩千年,孔府安然若山,忠君盡節隻是一句笑言,可恨啊。”

孔家雖然在秦朝受了幾年窩囊氣,可打從漢朝開始,曆代皇帝都待他們不薄,跟他們的老祖宗一起,孔家的後裔們打漢朝開始從關內侯,褒成侯,聖亭侯,紹聖侯,1路封上來到唐朝作到了文宣公,然後是大名鼎鼎的衍聖公。

千年間王朝更迭,中原政權屢次被中出,1代代古聖先賢取義的取義,成仁的成仁,孔府坐看風雲,除了必要的時候派個把兄弟隨舊主子南渡吃供,依舊穩穩當當的作他們的曲阜公侯土皇帝,1個取義成仁的都沒有。

他們自己家提出的忠義自己舍不得去取,享受著曆朝曆代的優渥待遇,卻讓旁人拿性命去取。

北宋末年,金人來了,汴梁失守,老孔家可沒失守,孔子的48代孫孔端友孔爵爺跟趙構過江繼續當他的官。

嶽飛死在風波亭的那年,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搖身1變成了大金朝的公爵,國家分了兩半,孔家的恩榮卻加了雙份兒。張邦昌,劉豫當金朝的傀儡皇帝留下千年罵名,孔家兄弟吃兩家的爵祿臉不紅心不跳,至今也沒見有人罵他們。

南宋這邊的孔端友後來是絕戶,南宋這邊居然還找了孔端操的兒子過江封公,金和南宋那是不共戴天之仇啊,孔夫子的徒子徒孫們學了多少年忠孝節義,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到底是誰在衍聖呢?

衍聖,是傳播宣揚聖人教義大德,而不是讓聖人的後裔像豬一樣繁衍!

明末,袁崇煥被剮,史可法、夏完淳死節,朱舜水,張煌言,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這都是誰家的好學生?

都是孔教子弟,然而這位大明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第65代衍聖公孔胤植眼睛都沒眨1下,認為南明氣數已盡,9沒跟弘光皇帝去南京,清軍還沒過河,這位代表孔府直接在順治2年去北京投效。

吳3桂、尚可喜、孔有德、洪承疇等人死後有罵名,孔府呢?

後來民國時期孔府上串下跳也很有意思,本色出演,將文人無恥的1麵酣暢淋漓的演繹。

很巧的是,朱弘昭後世不清楚明末、南明時期的大致事情,偏偏對孔府的勾當了解的1清2楚。

本來對孔府沒啥想法,可孟府上下死節,刺激了朱弘昭。這事情9怕做比較,做人也9怕較真,強烈對比下,朱弘昭看孔府格外的紮眼。

趙彥是孔府外孫,是死保孔府曲阜的人,朱弘昭9和趙彥翻臉了,不去曲阜淌水。

今夜,張虎帶著4萬叛軍精銳晝伏夜出行軍,將會悄然抵達曲阜……

而因為楊肇基的沂州大勝,兗州戰局開始向官軍有利的形勢發展。曹州、鄆城1帶賊軍被掃蕩幹淨,鄉勇彙合聚集到濟寧,周世錫麾下兵力增長至兩萬人,楊肇基3萬多人,駐守曲阜的楊國棟也聚集了兩萬多人。

現在,趙彥正按楊肇基的意思,準備令楊國棟虛兵進攻徐鴻儒所在的鄒縣,吸引賊軍注意力,迫使他們守城。由楊肇基和周世錫掃蕩鄒縣以外的賊軍,斷了賊軍所有的後路。

可是,他沒想到會有4萬多號令嚴明的叛軍出現在曲阜背後,更不會想到,這4萬大軍狠狠對著曲阜防線,因為戰局好轉而鬆懈的明軍屁股後麵1捅,會產生怎樣的驚天駭事。

不用想,趙彥即將就會目睹。

曲阜城外鬆懈的明軍大營,注意方向都集中在南麵,防禦工事與營寨布局也是麵南而守。人在後半夜尤其的犯困,警戒力量將至最低……

當無數頭裹紅巾,持著卐字紋旗號的叛軍突然殺出,明軍大營各寨未能做出有效防範,11告破。

驚醒的士卒赤著腳4下亂竄,隻為在一片混亂中保住性命。好在叛軍不需要他們的人頭做軍功,叛軍的目標是曲阜。驅趕著潰兵,奔殺向曲阜。

曲阜,因為戰事好轉主動權在官軍手裏,這城可是儒學聖地,哪能讓1群目不識丁的丘8繼續占著?

城頭上,趙彥倉惶披著大衣,麵色蒼白。原本花白的胡須,這1刻徹底的白了。

城下,潰敗的官軍哭喊著要入城,遠處,賊軍持著火把滾滾而來。1旦開城,賊軍會順勢殺進來,不開城,可此刻城中隻有基本的縣衙捕快衙役、就連曲阜的鄉勇都被安置在城外軍營。

不作死,9不會死。

城破,山東巡撫趙彥絕望之際跳城自殺,未遂,半身癱瘓落入賊手。

城中,火光衝天。延綿而燒,兩日方絕。

山東震動,京師震動,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