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自號神機軍師的朱武正率領兩萬紅巾叛軍圍在城下,打造攻城器械。朱弘昭所部3千騎以1千遼騎為先鋒,又在朱武的放水之下,將朱武所部橫掃。
朱武也借著戰敗,純潔了隊伍。
而朱弘昭所部騎兵帶著搶來的輜重返回船隊,在濟陽守軍發紅的目光下,悠哉悠哉向東行進。這1戰,生疏的遼騎通過又一場大勝增強了信心。
大清河南岸的齊東縣、青城縣此時落入叛軍之手。叛軍眼睜睜看著朱弘昭所部沿著大清河順利而下,直搗他們的腹心。
初十當夜,朱弘昭所部抵達大清河邊上的蒲台縣,叛軍不足千人,棄城而逃。朱弘昭帶兵入蒲台縣,縣中與張虎留下的親衛彙合,拿到了他策劃這場陰謀的第1批紅利。
黃金5萬3千餘兩,白銀2百72萬兩。加上各種值錢的玉器、字畫以及從士紳家中抄出的書籍、珠寶布匹,換算成白銀不下4萬兩。
這樣的據點還有兩個,都在等著朱弘昭11收取。隻是餘下兩個據點裏的財貨沒有這裏的多,合計也95萬兩左右。
這些縣城沒法和樂安相比,但也是山東北部富裕膏腴之地。1戰能抄出近千萬兩財貨,已經對得起朱弘昭所冒的風險。
山東戰事危急,近在咫尺的北直隸京營兵,南直隸的南京大營都沒什麼大動作。與濟南府接壤的直隸河間府駐有兩萬京營兵,隻是專心加固營壘,並不出擊。
而徹底陷入賊手的濟南府東十9縣裏,卻有京城來的1隊騎士晝伏夜出,向著樂安走。
帶隊的正是新晉的錦衣衛南鎮撫李墨軒,這位比較倒黴,先走運河打算1路飆到濟寧,可惜出了河間府漕運暫時停止。漕運兵根本不給他這個錦衣衛實權鎮撫麵子,說什麼就是不開船。
故而1路南行,剛剛抵達濟南府府城曆城,朱弘昭所部乘船而過,停都不停。他隻能帶人繼續向東趕路,還要小心翼翼。濟南叛軍高層認識他李墨軒這張臉,下麵的人可9難說了。
6月十2,朱弘昭收複失陷的青州府博興、高苑兩縣。打通通往樂安的道路,開始裝好人,安撫這3縣的受災士紳。
還讓他們召集鄉勇綏靖地方,同時將敗壞的保甲製度提出來,編民為甲,各縣各鄉鎮直到村寨,設置保長編練團練兵清剿流散賊軍。
皇權不下鄉,就是因為保甲製度不完整,進而敗壞戶籍製度。朱弘昭準備慢慢收拾所謂的輪轉將軍,他需要時間將這些地方的保甲製度建好。
反正現在各縣縣令要麼死了,要麼逃了。山東大員的目光都集中在兗州府,集中在曲阜保衛戰上,對於朱弘昭在青州、濟南府的動作無能為力。
他們也阻止不了,保甲製度是國政,又不是朱弘昭私創的。他隻是將自萬曆以來,因1條鞭法而敗壞的保甲製度重建,就像他們父子重建衛所軍製一樣。
保甲製度除了保證稅收外,更大的作用就是保境安民。保長有權操練鄉勇,可以驅賊。
李墨軒1路走來,發現這位在搞保甲製度,隻覺得朱弘昭在徒勞。稅收方式不改,保甲製度1時建好,沒幾年又要廢了,何必呢?
在博興縣尋到朱弘昭,李墨軒臉皮很厚的和撫琴的寇青桐聊了起來,教坊司的寇家,這可是京中的鐵招牌。
至於天啟給他的聖旨,則被李墨軒丟給了朱弘昭,讓朱弘昭自己去看。
“8成?”
除了聖旨還有1道天啟親手寫的密旨,隻有皇帝畫押沒有蓋印。先看了密旨,朱弘昭瞪大了眼睛,這可是要他的命啊。
李墨軒抱著紫砂茶壺嘬著,翹著二郎腿坐沒坐相,笑嘻嘻問:“怎麼?咱們的侯爺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