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策劃陰謀(1 / 3)

南下的兩千騎酒足飯飽之後,休整半個小時繼續啟程。朱弘昭與衡王府上下揮手告別,城頭上衡王父子感慨萬千。

1人配兩馬這種行軍方式已在塞外有過良好的基礎,如果朱弘昭願意,完全可以1晝夜行軍5裏,但造成的結果就是士卒疲敝,馬匹癱瘓不可用。

隻要這麼幹了,士卒起碼要休整1天才能戰鬥。所以他打算在天黑抵達沂山和箕屋山之間的穆陵關,若行軍順利,則會再前進1段,穿過穆陵關抵達沂水縣休整過夜。

過了益都縣,就是漫漫山道,修建在群山丘陵之間的官道曲曲折折,人馬逶迤前後不得相望。同樣的路程,卻因為拖遝,造成行軍速度遠不如平原輕快。

進了山區行軍也有好處,起碼山風吹拂,涼快了許多。

戰車上,朱弘昭受不了顛簸站立著扶著護欄,舉目望著群山峻嶺,手掌微微發汗。略有慶幸扭頭對秦朗說:“還好叛軍尚未攻破沂州1線,否者偏師兩3千人於山中分散遊擊,大軍行動受阻不說,後勤糧秣更會轉運困難。”

山中修路本9困難,青州府內9這1條官道貫通南北,1旦被截斷,就是1個大麻煩。

秦朗不答話,露出1個微笑:“殿下,山東多步卒水師缺少騎卒,殿下麾下3千虎騎精銳無匹,掃滅徐逆叛軍就在翻掌覆手之間。不知殿下此戰是想要立大功還是微末小功?”

這是個內心陰暗,讀書讀出自己理念的陰險文人。這種人意誌堅定,可以說是鐵石心腸也不為過。

朱弘昭扭頭看1眼笑的清風拂麵,格外俊朗的軍師,伸手向後,劉良臣取下竹筒遞過來,朱弘昭飲1口山泉,笑問:“此話何解?”

“此番聞香教作亂,倉促而發,2百萬信眾之力分散無從使勁,才使得徐逆受困兗州1地。山東諸軍軍力捉襟見肘,進攻不足卻防守有餘。徐逆若攻不下茲陽,此戰必然拖延。待山東諸軍整軍後,徐逆撐不過半年。敗壞不過兗州1地,平定叛軍後不算大功,隻是中庸之功。”

打開折扇,秦朗心中也在打鼓,煽煽風繼續說:“殿下若想立大功,臣有上下兩策。”

朱弘昭心裏發笑,文人就是愛賣弄,也裝模作樣拱手道:“請教授先生言明,沒人會嫌棄軍功稀薄。”

心中微定,秦朗笑說:“此言頗逆,若不當,殿下9當狂生狂言,1笑了之。”

“上策,殿下率大軍抄襲鄆城,斷徐逆所部希望。如此1來,徐部若不降,則會成為哀軍,其部上下1心複仇,必然戰力高漲,視死如歸。徐部若降,當是殿下首功。”

“若不降,徐部上下矢誌複仇。殿下可讓朱炳南先生與孫恩複叛,佐以張虎將軍為爪牙,從青州府而發。到時青州、兗州叛軍南北呼應,官軍軍力不足以同時封鎖兩府之地,旬月間叛軍必然乘官軍疲於守備之際4麵而出。”

“1旦叛軍脫離官軍封鎖,必會聲勢鵲起,各地觀望的聞香教信眾必然爭相起事。如此1來,想要平叛絕非易事。殿下正好從大同鎮調遣舊部,而山東各地糜爛,官軍敗壞,到時京營不動,隻有殿下1人能力挽狂瀾,救社稷於危難之際,此為不世之功!”

朱弘昭閉眼沉思,推算著秦朗所謂的上策。現在聞香教被堵在兗州,山東各地就連登萊兩個設為軍鎮的府都沒多餘軍力,更別說其他各府了。

這種時刻1旦青州府冒出1股戰力強盛的叛軍,1舉攻破1座縣城,必然會引得青州府聞香教信徒歸附,人多勢眾就是靠人堆,也能將那些沒有駐軍的縣城攻破1大堆。拉起35萬的叛軍不是問題,不管南下支援兗州戰場還是北上直搗北直隸,都會給明軍的戰略布局造成極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