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送兵書(2 / 2)

何衝平靜的目光下,隱藏著一種讓他心悸的熾熱。1言一行與跋扈的傳說毫不搭邊,朱弘昭甚至感覺,何衝比他那3個隨身婢女對他還要恭敬3分。

軍營裏,何衝為坐在主位的朱弘昭11介紹手下軍官,仿佛交代家底似的。朱弘昭維持著表麵的震驚,與每名隊官淺談幾句,姿態中正平和,既讓這群隊官感受不到疏遠厭惡,也感覺不到朱弘昭的善意。

他們都是刀頭舔血,腦袋別在腰帶上的狠人,1個個在朱弘昭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下摸不準脈絡。又因為朱弘昭隻是1個少年,更讓他們覺得朱弘昭深不可測。

對於何衝異乎尋常的恭謹態度,他們此刻理解了。不是他們的將軍太慫包,而是這朱公子著實難以揣摩。

揮退領軍隊官,何衝坐在下首詢問:“不知公子今日有何差遣?”

“何大人客氣了,差遣說不上。有1點小忙需要何大人幫助,是這樣的……”朱弘昭端起茶,淺飲1口做足姿態道:“近來在莊子裏研究古籍摸索出一些冶鐵法子,比炒鋼法還要快捷一些。這技術不難,讓一些參與的匠戶看到了發財良機。於是紛紛外逃,有1人是錦衣衛密探,名叫李進。此人原是大同鎮鎮守府隸屬炭戶,此外據孫河推測,此人是錦衣衛密探。”

“這李進外逃後,被人勒死懸於官道路邊樹幹上。這也是1樁人命官司,不查個水落石出,我心難安。何大人是錦衣衛出身,今日來營中就是想谘詢何大人12,這東路可有錦衣衛百戶滯留?”

何衝皺眉,搖頭道:“不瞞公子,末將在錦衣衛中時,隻是1介小旗,所知不多。不過卻也知道大同鎮乃是9邊重鎮,大同府城內最少也會有副千戶坐鎮。各路有錦衣衛百戶出現,亦是常事。”

朱弘昭緩緩點頭,何衝這回答說了和沒說沒多少區別。歎了聲無意義的話:“原來如此,有勞何大人了。”

何衝忙說不敢,神情欲言又止,最後什麼都沒說,忍了下來。

朱弘昭起身道:“正旦那日以為何大人會赴宴,未曾想何大人軍務繁忙。今日來尋何大人,另有1事。”

“還請公子言明,末將職權之內,絕不推辭。”

何衝想岔了,以為朱弘昭要調他騎卒,9見朱弘昭拍拍手,陳策捧著方木盒遞到朱弘昭手裏。打開盒蓋,朱弘昭取出兩側書籍笑說:“孫師教我軍略,師尊也是紙上談兵,不通實際戰陣變化。故而有些不解疑惑之處還需何大人不吝賜教,也不會讓何大人白忙活,有小子手抄《紀效新書》1冊為拜禮,還望何大人莫要推辭。”

1冊是戚繼光編寫的兵書《紀效新書》,還有1冊記載的是朱弘昭不理解的問題。

何衝雙手捧著《紀效新書》,激動的難以言表。

這是兵書,戚爺爺所編的兵書!更是朱弘昭手抄的,何衝識字不多,但知道大多數人都誇朱弘昭字好,那就是好字。

對他更重要的是,這是朱弘昭送給他的兵書!

這讓他不得不想的多一些,武經7書他能尋到,唯獨《紀效新書》不好找,這是國之利器。他猜測朱弘昭送他兵書,並不是為了求解,而是為了名正言順送他1本兵書。

送兵書幹什麼,這是對他的認可!

有這份認可,加上何衝不斷對自己的暗示,讓他相信,朱弘昭送他兵書就是希望他能成為1方重將。

他還不知道,朱弘昭謄抄《孫子兵法》2來部,每部都用白話做了注解。給當初北上家丁都送了1本,多出來的送給了交好的衛所軍官。

最後送完了,9剩下《紀效新書》才拿來給他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