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縞素(2 / 2)

朱弘昭隻說耕地荒廢是因為兵備鬆弛,邊民擔心種地會遭搶。沒說更深層次的原因,他怕自己老子認慫。

買了一些山桃,和父親一起在外麵吃了頓飯,朱弘昭9回了參將府。

婢女王喜兒喂著8隻雛鵝,另外4隻死在路上了。樹蔭下,朱弘昭雙腳泡在涼水裏,伏在桌上握著鵝羽硬筆在草紙上勾勒線條。

作為1個半吊子工業黨徒,朱弘昭可是知道機械力量的偉大。人力、畜力比起水力、風力來說就是渣渣。

他準備在即將修建的莊園裏修建水力磨坊,再想辦法拐來一些鐵匠和木匠,最好有懂製造火銃技術的匠戶。

他懂槍械原理,可沒有工業基礎給他這個實驗的平台。又不懂化學,隻能先研究出水力運用的方式,用水力給火銃拉膛線!

燧發火銃不是問題,這兩天他就見了,何衝那夥抽調來鎮守太監護衛就是燧發火銃。陳玄廣爺孫倆的火銃更是刻有膛線,還是燧發的。

運用水力是他想到的第1個辦法,然後是燒焦,用土辦法燒焦炭,用焦炭來煉鐵。這樣就能有足夠的鐵資源,哪怕用人力鍛打,隻有人力充足,他也能量產火銃。

第3個辦法就是搞出蒸汽機,這個原理不難,難得是加工技術。隻要埋頭幾年搞出來幾台蒸汽機,那就能擺脫水力限製,擁有力量更強的動力。

然後搞機床,齒輪什麼用錘子打,隻要搞出機床,不斷校準,進行刻度標準化。以蒸汽機為動力,那麼第1次工業革命9完成了。

這是他這段時間一直思考的東西,如今地盤有了,缺的就是時間和人手。

不過萬事開頭難,這一切還要從這個莊園開始。

浪費了一遝草紙,終於畫出滿意的基建圖紙,9找來趙期把修建莊園的事情給趙期說了。趙期認為莊園不如戍堡安全,卻還是去做了,可能修好後朱弘昭也不會去住。畢竟這新平堡確實小了點,若有1天參將之職沒了,這個莊園可能就是朱以溯父子最後的家底了。

趙期帶著人去視察,夜裏向朱以溯報告。朱以溯也不喜歡嘈亂悶熱的新平堡,外麵修個莊園也好,大手1揮批了5兩銀子。

基本上修這個莊園的勞動力是免費的,所需磚石木料也可以派軍戶乃至是戰兵去當伐木采石工人,各地方衛所軍官也都是這麼幹的。讓軍戶出去做工,免得因為他們奪了田而餓死。順手,還能當當包工頭克扣1下出工的軍戶。

剩下的時間整個新平堡陷入一片忙碌,朱以溯撫平千戶所內部,和兩衛高級軍官維持基本的和睦。開始補齊千戶所所缺的軍額,並挑選得力者充任百戶。

隻有5品千戶任職還需要經過兵部考校,可這是明初。百戶之職衛所內部就能任免,要做的就是給5軍都督府、兵部打表而已。

熱熱鬧鬧的馬市終於停息,朱以溯什麼都沒做,除去必要的分成,他剩下了42頭牛。除了期間有人孝敬外,近1半是他掏錢買來的牛。

這是草原上的牛,想要用他們耕地還需要馴化。如今冬麥播種就在眼前,並攏衛所內部的百來頭牛,一起發下去進行馴化。

這些牛3兩銀子1頭,拉到南邊1頭正值壯年的牛也能賣個7兩銀子。幾乎等於1個婢女的價錢,或許有時候還可以賣的更貴一些。

這也是正常,牛就是最基層的生產力代表。有沒有牛,就代表著能不能把地犁開。若用人力,活活累死,1天也不見得能犁開1畝地。

明朝1畝地約6百平方米,1百畝就是1頃地。

7月28日,朱弘昭看著家丁駕馭黃牛開墾莊園外土地,看著都著急,這效率太低了。

1頭牛1天撐死也9犁開1畝地出頭,這地荒廢時間久,再次開墾難度就大。而牛更是幹兩天休息1天,似乎比人還要嬌貴。

朱以溯也想買更多的牛,還有閑錢,可北麵這次運來總共約5千頭牛,各地商販不僅自己買,還要幫各地缺牛的大戶販牛,用牛大戶有不少是各地藩王。

能買下4頭牛,朱以溯已經盡力了。牛就是生產力,可以源源不斷將土地肥力變成糧食變成錢,是搶手貨,從不會有人嫌牛多。

今年4頭,明年4頭,牛還能生牛。朱以溯並不氣餒,熬過今年,可能以後新平堡9不缺耕牛了。

“公子,大同府4裏加急來報!參將大人……”何衝單騎而來,滾落馬鞍摔倒在地,喘著大氣臉色蒼白無神:“參將大人看了邸報,當即9暈了過去!”

朱弘昭臉色一白,如果朱以溯出了意外,他這大好基業可9廢了。更擔心這個父親出什麼意外,帶著一夥人急速趕往新平堡。

參將府內,一片哀鴻。

朱以溯臉色青白無血色,失神落魄很是哀傷,眼皮子抖著,將邸報送到兒子手裏。

翻開一看,當了48年皇帝的萬曆駕崩……

朱弘昭心一沉,最大的靠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