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路思索(2 / 2)

比如這雁門守禦千戶所,名義上隻是1個千戶,卻管的地盤極大,足足1個縣大。而朱以溯赴任的天成衛新平堡千戶所,也91個鄉的大小。

這裏已經出了代州地界,朱以溯雖是赴任,也要拿路引才成。故而穿著1身官服,告身、禮部監製的官印隨身攜帶。

他探出頭就見何衝馬上抱拳行禮道:“夏日酷暑難抵,朱大人身子柔弱受不得暑氣。這過關事宜,就交由在下。”

“那老夫就卻之不恭了。”

何衝向他賣好也是有原因的,錦衣衛固然光鮮,想升職卻是極難。菅典標早已對朱以溯隱晦說了,這何衝有跳槽的想法。

在朱以溯看來,還是皇帝陛下不放心,要在自己身邊安插錦衣衛出身的人。

1聽快到雁門關,朱弘昭好奇這天下雄關,戴了頂鬥笠鑽出馬車,和趙期1左1右坐在車頭。

雁門關並不是一道堵在山峽的城牆,而是層層疊疊,依靠地勢,由各種防禦戍堡、烽火台、關牆組成。

關口處,頭頂氈笠,身穿鴛鴦戰襖,手持長槍、腰懸刀的衛所兵檢查著進出車馬行李。關牆上明字大旗、龍旗、守將姓旗迎風招展,除了有弓兵站崗外,還看到一些搭在垛口的火銃。

“錦衣衛辦事,爾等也配查?”

進進出出的多是商旅,除了必須交關錢,還要孝敬守門軍官零碎銀子。

掏出腰牌,何衝趾高氣揚,神態桀驁。

這身打扮本就和錦衣衛相符,周圍商隊本就避著,如今腰牌1亮,更是避之如避虎。

守門軍官是個正7品總旗,屁都不敢放1個,更別說手下小兵了。

朱弘昭懶洋洋看著這一切,不由搖頭一笑。這雁門關何等的重要,守關的卻是一幫軟蛋。錦衣衛名頭確實大,起碼也要檢查1下何衝的身份證‘軍籍堪合’、官職告身。

怪不得幾年後建奴繞道鑽了防禦空子能1路殺到山東這樣的腹地,包圍京師的時候周邊部隊將孫子兵法中的‘不動如山’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雁門關是1個綜合防禦體係,有守備戰鬥的關牆、戍堡。也有隨軍家屬生活的區域,也有專供貿易的街道。

稍作補充後,車隊出了雁門關沿著山路向北行進。這1路順著官道,預計最快後天能到大同府府城。

山路綿長崎嶇,朱弘昭打量沿途地勢,心中凜然。

就是拿這個時代的火炮從正麵進攻雁門關,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光著曲曲折折的山路,9極大限製了後勤。而且再多的士兵也擺不開,第1線的士兵數量有限,攻擊強度受地形限製。

這年頭的火炮射程不遠,份量倒是十足。如果自己帶兵從北麵來攻,想攻破雁門關就要費點功夫。自己火炮在低處,受地形影響隻能密密麻麻擺在一起,而雁門關上的火炮不多,卻分散在關牆、山勢陡峭的戍堡裏。

除非自己的火炮能進行技術革新,顆粒火藥?開什麼玩笑,56年前戚繼光的兵書裏就寫了顆粒火藥的優勢以及製作手段,這是大家都有的技術。

他是機械係的,不是化工係,搞不來火藥那一套。他知道硝化甘油,硝化棉的製作流程。卻不清楚硝酸、硫酸製取過程。

1路思索著造什麼神兵利器,朱弘昭並不知道自己垂首沉思,頭戴氈笠的認真神情引起了某人的主意。

晉商是1個龐大的體係,這時候主要運營的是茶葉,其次是絲綢、瓷器、糧食等等。從南方茶葉產地9地收購茶葉製成耐存放,密度高的磚茶運往北方販賣。

膽子小的就是大同鎮的馬市賣掉,膽子肥一點,有關係的,就走殺虎口去北虜境內販賣。往往北虜會截殺散落商隊,卻會對他們網開一麵。這就是關係,祖祖輩輩留下來的關係。

至於流竄的馬賊,更是被他們打點的安安分分。邊軍內部的所謂將門,也被喂養的飽飽,有錢大家一起掙嘛!

下午這從雁門關相遇,1路結伴而來的隊伍停留在山陰縣內山陰村。村裏有個小小的驛站,由此可知這裏勉強也算交通小樞紐。

朱以溯的千戶身份在驛站胥吏眼中就是渣渣,大同鎮是9邊重鎮之一,最不缺的就是丘8。丘8多了,這當官也9多。要不是念在凶名昭著的錦衣衛情麵上,驛站上下哪會將他們服侍的格外貼心,還宰殺了1頭羊。

去年薩爾滸慘敗,5路精銳大軍4路全軍覆沒,戰死將領3餘人。為了補充各鎮邊軍損失的指揮人才,朝廷提拔了一大幫中低層軍官。

這胥吏也許將朱以溯這個千戶當成了趕上這趟升職末班車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