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鱉靈十二世時,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時,還派人來朝拜秦國。這都表明此時蜀國已不足以抗衡秦國。但由於崇山峻嶺阻隔,泰國想進攻蜀國也相當困難(四川北部到秦國陝西的路,是世界上最難走的路,猿猴都怕的。“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我曾經從西安南下開車走秦嶺崇山峻嶺,跑了一天一夜差點摔死山崖才走出兩百公裏,沒等進四川就放棄了)。

秦惠文王一次心血來潮,詐稱贈給蜀王鱉靈十二世“便金之牛”(就是能拉出黃金的牛),鱉靈十二世樂了,使“五丁力上”開道迎接,發出千人鑿路,終於千辛萬苦弄了三頭到成都--這大約是最早的火鍋肥牛的肉料了。“石牛道”從此開通,方便大秦兵來打了。

蜀國除控製了北部這片綿延幾百裏缺德難走的山地,還占有了這片秦嶺山地以南的漢中盆地(今陝西南部),從漢中到成都,上下六百裏,都算是蜀國,真可以稱得上“戎狄之長”了。蜀王鱉靈十二世還把弟弟葭萌封到陝西漢中,可是他弟弟不乖,偷著和巴人交好。

巴人分布在四川東部的重慶地區,率先發現茶葉的功用(不過發現錯了,蒸著吃),他們是水邊民族,他們的鹽也做得不錯,所以鹽又叫“鹽巴”。巴人死後還喜歡被掛在高高的山崖上,就是懸棺,當時以為棺材越高越安全,現在全被三峽水庫淹了。從巴人所在的重慶地區,下長江直行東去,可以直達長江中遊的湖北楚國。其實巴人原本也是在湖北的,一直跟楚國人幹仗,被楚人打退到三峽以上,待在了重慶地區。而整個三峽從第二峽的起點巫山起往東,就被楚人控製,設為“巫郡”,下轄多個縣。

巴人被打退到三峽以上,重慶地區,建立巴國,又遭到西邊四百裏外成都地區的蜀國人的厭恨。於是巴人又和蜀人打。

蜀王的弟弟,被封到陝西漢中的葭萌同誌,不但不幫著老哥,反倒私通巴人,其心叵測,於是蜀王鱉靈十二大怒,在公元前316年北上,進伐弟弟。弟弟跑到巴國,巴國和蜀國就大打起來,巴蜀大亂。倆人都知道拉外援,各自遣使來秦國,請求秦惠文王幫著打對方。

經過張儀和司馬錯在秦惠文王麵前一番爭論,最後秦惠文王聽從司馬錯的偉大建議,命令司馬錯、都尉墨大軍,趁著此時巴蜀內亂,向南伐巴蜀(今四川和重慶)。於是司馬錯的大軍穿越秦嶺南下,成都的蜀王鱉靈十二世親自率兵北上四百裏,到劍閣抵禦秦軍,大敗逃走,被秦軍殺死。司馬錯一舉攻滅巴蜀兩國。巴國最慘,被秦人變成了一個郡,叫巴郡,與楚人的巫郡對峙於長江三峽上下。

蜀王畢竟從前根子深、勢力大,不好一下子變成郡,於是秦國封蜀王的子弟為蜀侯,派出秦國人做相國,把蜀侯盯緊了,算是羈縻政策,類似夫差戰敗越王,但是叫越王在越國替自己管事。蜀侯當了小尾巴國,但誌向還是有的,跟秦國派來的“相”打架,被對方殺了。

蜀相國誌向也不小,宣布成都獨立。秦惠文王趕緊派大將甘茂、張儀、司馬錯聯合討伐,殺死蜀相國。張儀還給成都修了城牆,後人稱為“張儀城”。接著,從蜀王舊宗族裏邊又先後扶立了兩個蜀侯。但這兩個蜀侯也不乖,不斷發生若有若無的反秦事件。幹脆,秦人把他們都殺了,在合計死掉三個蜀侯之後,秦人把蜀國設為蜀郡,成為秦國的一個行政郡--第一任蜀郡郡守的名字叫張若。

這樣,蜀郡就跟巴郡平等了,蜀人、巴人都舒心踏實了!向秦國中央繳納土產的布和雞毛。(從前兩家互相掐,現在都當了亡國奴,舒服了。)

秦國占領巴蜀以後,不斷從本土移民過去。郡守張若先生上任,就移了秦人一萬家過來。要想占得穩,就得移民過去。後來秦始皇還把包括呂不韋在內的犯了錯誤的大宗族,給遷徙入蜀,以督領當地的土著。秦圍風俗也就開始在蜀地流行,娶嫁送葬都學習到了中華禮儀,不過秦國的這些也不正宗。

第一任蜀郡郡守張若,在蜀郡為官三十年,持變處常,處亂不驚。後來,李冰也被秦國派來做郡守,修了大名鼎鼎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蜀國真正成為產糧基地,能出口糧食到秦國,當是在李冰修堰以後。

秦人吞並富饒的巴蜀(這裏土地極其肥沃,畝產糧食是中原水平的好幾倍),建立了未來一統華夏的戰略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