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畫舫聽雨眠(1 / 2)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烏孫氏第十五代嫡女烏孫完顏扇蕙質蘭心,聰穎過人,孝敬有加,待人謙和,嫻靜淑德,實為月央國國母之不二人選,得上天旨意,於月央曆法二十一年六月初八入住椒蘭宮,不得有誤,欽此。”

公元月央曆法二十一年,新帝登基,平戰亂,削藩王,平定天下,盛世開來,此後入住長樂宮,長樂無極。按祖宗律法,娶烏孫氏嫡女為後,延續皇室香火,世代相傳,子孫萬世之業。

此時正煙花三月,月央烏城小鎮陰雨連綿,烏孫完顏扇又回到了烏城,每當煙花三月,她總會回到這裏,看江南的畫船聽雨眠。隻是今年不行了,聖旨下來以後,完顏尊就限製了她的行動,不讓她再到處亂跑,她在房裏悶了幾天,還是耐不住江南的陰雨天氣,於是偷偷跑出來,來到這江邊。

這裏有一座橋,就像是畫裏的牛郎織女相聚的天橋,橋下是波紋蕩漾的水,靜靜的,隻有船經過的時候才會蕩起漣漪。周圍的人們穿著蓑衣帶著鬥笠,像是悠閑的在雨中散步,可卻又完整的辦好自己該辦的事,整個小鎮像一個油墨畫,而烏孫完顏扇,也在這幅畫中。

“姑娘,可要渡船?”一個年輕的聲音傳來,烏孫完顏扇正好撐著傘站在邊上。

她聞聲望去,那是一個約莫二十出頭的年輕撐船人,戴著鬥笠,穿著江南小鎮特有的蓑衣,一張臉神采奕奕,滿是開朗的笑聲,雙眼好像晴天的太陽,看向哪裏都是陽光,看樣子是新來的撐船人,掌法還不是很熟練,但卻因為他形成一抹獨有的風景,把這裏即使是雨天也映得生機勃勃的。

“你能渡我?”烏孫完顏扇眨著眼睛,俏皮的回話。

那少年哈哈一笑,“姑娘玩笑了罷,這方圓幾十裏哪裏我不能渡,莫非姑娘要去的不是人間,而是那仙境?”

“人間如何,仙境又如何,若心中明淨,處處都是仙境。”阿扇看向那遙遠的大山,那裏霧氣縈繞,何嚐不是人間仙境?

“想不到姑娘年紀輕輕,便有如何深意,好!這趟就算我渡姑娘於人間仙境罷!”少年擺正船頭,好讓她可以穩穩的上來,阿扇也不多說,收起來傘,輕快的跳上船。雨雖不大,但還是打濕了她的發,她彎腰便躲進了船篷裏。

少年見她坐穩了,於是又搖著船槳,悠悠的朝水中央劃去。

遠處又傳來悠悠的歌聲,這是江南水鎮特有的民謠,好像是在歌頌偉大的自然,歌聲時而高亢,時而低沉,卻不乏韻味,那唱歌的姑娘小夥子們不時的對望,眼裏流露出的羞澀與純淨,讓人看了都不忍打擾,在感歎小鎮古樸風俗的同時,還不忘感恩,大自然留下了這處如仙境般的人間,想必,定是自然之神眷顧著罷。

碧柳黃鶯啼早春,

古橋淨水醉紅塵。

晚來誰處漁家曲,

翠色輕煙一徑深。

阿扇輕輕念著這首小詩,眼裏心裏都是“醉”字,好久沒有回來了,這裏依然是那麼的如癡如醉。世事再渾濁,雨天再煩悶,她隻要一來到這裏,就有一種回歸的歸屬感,什麼煩惱都忘幹淨,再次回去,依然是那個淡然瀟灑的烏孫完顏扇。

簫聲傳來,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吹洞簫的正是那位撐船的年輕人,他雙手執簫,屹立船頭,風姿綽約,臨風瀟灑,隻是那簫聲如孤舟的嫠婦,望長江盡頭,愴然涕下,阿扇好奇,為何他的簫聲如此哀怨?那聲音好像在訴說什麼,又好像藏著許多無法說出的秘密,讓年紀輕輕的少年便如此的沉重,以至於他吹出來的簫聲,讓阿扇有瞬間窒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