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林俊傑VS周傑倫(1 / 2)

在華語樂歌壇幾乎快被一個叫周傑倫的才子弄得一手遮天的時候,一個叫做林俊傑的清新可愛的小男生來了。一臉幹淨的笑容,宛然是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然而他的才華卻令我們折服和讚歎;小小的年紀,卻迸發出強大的音樂能量;旺盛的創作力,專輯一張接一張,為別的歌手打造的作品也不斷麵世。於是,這個可愛的男孩讓我們在唱片店架子上眾多的CD中有又多了一樣選擇。

其實不想拿林俊傑和周傑倫來比較。因為他們來說,做好音樂都是他們的理想,而且他們一直都在努力做到最好,對於歌迷來說,這是最好的現象。但是,如果深入去了解,就可以發現,林俊傑和周傑倫在存在許多共同點的同時,也有許許多多的差異。認識到這些共同和差異,可以讓歌迷更好地了解和欣賞他們的音樂。

首先,從音樂創作的進步速度來看,林俊傑的速度是明顯快過周傑倫的。雖然周傑倫在每一張專輯中都在給我們驚喜,但是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其實周傑倫的進步速度是比較緩慢的,或者說,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改變。他隻是在自己原有音樂風格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新的內容,而最基本的東西沒有改變。

而林俊傑的進步卻是有目共睹的,先從情歌來看,林俊傑的《一千年以後》比第一張專輯的情歌經典《翅膀》隻相隔了兩張專輯,而且時間不到2年,但是無論從作曲的技巧上還是音樂的感覺上都有了飛躍式的進步;而把周傑倫的不同時期的慢歌拿到一起來聽,(比如《黑色幽默》、《安靜》、《借口》)仔細聽會發現,後來的作品除了包裝得更好,內容更加有創意,其實和以前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當然了,周傑倫最擅長的不是情歌,但是你覺得《霍元甲》超越《雙截棍》了嗎?《浪漫手機》超越《星晴》了嗎?沒有。最初的周傑倫幾乎是再也回不來了。音樂風格上,乍一聽,周傑倫的風格多元的多,但是這個多元幾乎從他一出道就已經形成了,隨著時間過去,基本風格和音樂感覺並沒有變,變的是內容和情緒。

而林俊傑就不同了,雖然最初的歌曲曲風稍微單一了一點,但是每一張專輯林俊傑都在嚐試新曲風,不斷地去超越自己。《江南》第一次嚐試中國風,就可以如此完美,《曹操》的第一次嚐試搖滾,就創造了搖滾的“不用中國樂器表現中國感覺”新風格。我們無法想象林俊傑到底還有多大的潛力,我們隻有等待,等待他給我們的一次又一次驚喜。

其次從定位來看——周傑倫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他的每一張專輯的質量都很高,特別好聽的歌往往有5、6首甚至更多。這是優點,更是一個致命傷。這個特點直接導致了當我們問自己:周傑倫最經典的歌是哪幾首?根本說不出來。與其說經典的太多了,還不如說根本挑不出最經典的,因為他的歌曲質量太平均了。而且過於追求專輯的完美,已經導致周傑倫對創作產生了疲乏,雖然說創意是無窮盡的,但是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畢竟有限,過於追求完美隻能導致自己的力量過早的枯竭。其實把話說開,周傑倫每張新專輯在擁有新鮮感過後,都會有一種音樂營養被我們的耳朵榨幹了的感覺,心裏總會隱隱覺得,周傑倫的音樂裏已經找不到從前的生命力了,很多喜歡周傑倫的歌迷都會覺得,周傑倫的新專輯有點不如以前那麼耐聽了,這種現象隻能說明,周傑倫確實有點寫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