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色已抺黑,朱芳率領兵馬從後追趕。李驪逃到石浮河邊,見有一艘小船,便趕過去,卻是竇鶯正在焦急等待。竇鶯見李驪來,急引他上船道:“我爹爹呢?”李驪不回答她,指著追兵道:“快快過河。”竇鶯看看衝攏的官軍,懷著滿腹的疑惑,趕緊劃過河去。待下上得岸,猛看見馬背上竇興的屍首,大慟,伏於馬背痛哭,幾於暈厥。此時官軍已追到河邊,河水雖然不闊,但尚能沒馬,遠近都無渡船,不得過河,便隔岸向二人放起箭來。李驪讓竇鶯牽馬在前,自已在後遮擋箭矢,向遠處撤去。竇鶯神情恍惚,忽被流矢擊中左踝,穿骨而透,竇鶯慘叫一聲,暈到在地。驪不顧滿天箭矢,抱起竇鶯衝出險境。李驪找到竇鶯的馬,抱著竇鶯騎上,牽上自己的馬往南追趕秦牧野等人。到了半夜,李驪追上眾人,這批人五十餘人,大多是鏢局舊眾,不虞有變,李驪才放下心來。眾人給李、竇清理包紮了傷口,隻是竇鶯所中箭矢深入骨中,倉促間不能取出,隻能暫時剪斷箭杆包紮起來。
眾人連夜趕路南下。還好,眾人走的迅速,所到之處官軍尚未到達,舟車通行,路途順暢。又趕了一日一夜的路,第三天的中午趕到了棣州厭次附近的黃河北岸,眾人皆困頓不堪,乃略作歇息,李驪與秦牧野商議是否會合王則成,秦牧野道:“值此危急之際,人心不可測,還是不去為好。”李驪道:“若置之於險境不顧,乃不義之舉,也是不妥。”良久,才議定眾人立即渡河,不去會合王則成,但派人去告知王則成滄州的情況,讓他自決去留。
過了河水,眾人日夜兼程,午夜渡過濟水,連夜穿過淄州,至於天明己能看到南部群山,眾人才放下心來。李驪率眾人在淄州南部與兗州交界處的一個深山中藏身。眾人安頓下來即尋郎中為竇鶯治傷,但由於箭矢射碎了踝骨,又加上一路顛簸,沒有及時救治,竟至跛了。
不久傳來消息說,王則成當夜遣散眾人,混在亂兵中脫身,不料被部下所殺,屍體在滄州陳屍三日。
卻說那日天已黑了,朱芳隔著石浮河什麼都看不清,便命士兵亂射一陣,不見聲音,又無船渡河,隻好回到滄州城了。
再說原簫在城北闖蕩了幾個回合,自度竇興李驪等人己經遠去,看到官軍從東北源源而來,便奔向人馬較少的城西。就在此時,邊將韓佩率部從北跟來,原簫知道南麵是河,無法涉過,便一路向西。知道對方是叛軍主將,韓佩靡眾窮追不舍。不久,到了西邊的運河,河中舟船往來,不少義軍敗兵在渡河,原簫見事情緊急,便牽馬上了一艘正要離岸的渡船。船上有七八個敗兵,認得是大將軍,便自覺的在船頭讓出一塊空處來給原簫。渡船駛到河中,韓佩的兵馬趕到河邊,殺散敗兵,搶奪渡船。原簫忽生警兆,扭頭一看,隻見那些敗兵手執兵刃向他逼來。原簫心中一陣酸楚,拔劍砍死當先一人,以棹刀掃二人下水,刀指餘人道:“如若你們落水必被官軍擒殺,速劃過河,我放你們一條生路。”幾人中本就有不情願對原簫下手的,先收了兵器,剩下的自知不能奈何原簫,倘若被官軍追上卻絕無幸理,隻好一起幫忙劃船。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同舟共濟”!船一靠岸,眾人立刻作鳥獸散各自逃命去了。原簫自顧不暇,哪裏管得了他們,收拾鞍馬,也作鼠奔了。河中爭鬥一耽擱,韓佩就趕上來了,而且在原簫的南麵靠岸。這是漳水與運河所夾之地,三麵都有河流阻擋,唯南麵可通。原簫雖知是死路,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徑往西逃去,暗暗指望老天給他留條渡船。
看看追到漳水邊,天色己經蒙籠,隻見前方蘆葦從生,河水茫茫,半隻船的影子都沒有,灰濛濛的天上連隻鳥都看不見。原簫拔馬回頭,隻見唐軍已經黑壓壓的圍上來,齊聲呐喊:“別放走反賊原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