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一人之榮辱、一家之盛衰、一國之興亡為主線,於故事敘述中闡明唐朝的士人之道和民風、國策,以及三者的相互影響。唐乃國人樂道之盛世,望諸公以史為鑒,奮發圖強,或不能揚名於天下,但求無愧於心,使中國傲立於世,吾願足矣。
事雖則起於滄州,然皆本於膠東,吾生於斯,長於斯,習俗教化皆從於斯,故莫以河北之俗校之。所以事起樂壽,皆因吾素敬重夏王竇建德之為人,常為之惋惜。
或有人說此書過於剛烈血性,殺戾之氣太重。的確,故事從一場戰爭展開,英雄幾乎都死了,隻有平凡的人活著。我想,倘若世間多得幾個墩子,那由得羅蠻蠻這種人橫行霸道?
山東的治安整體是值得稱道的,這並非山東之人生來就遵紀守法,而與強悍的民風有關。
大凡人必先自辱,然後人辱之。若人人自強,路見不平則群起而攻之,賊匪豈敢胡作非為?教之以文,齊之以武;以強悍之民風懾之,以孔孟之正道諭之,何愁社會不安定?
社會安定,民風自強,國家又豈能不強盛?
就我個人而言是崇尚豪俠精神的(不是武俠!!!),人是為了生活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而生活。這也是初唐盛世的文化基礎。
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