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恩格斯說:“生命是蛋白質的存在方式”。由於蛋白質、核酸、糖和脂類等物質存在於生物體內,出現生命現象,即新陳代謝、興奮性、生殖等三種基本特征,通俗的說,就是“運動”。
人是高等動物。為什麼叫動物?動物就是以“動”為特征之一的就叫做動物。實際上凡是有生命的都要動,不動就沒有生命。比如細胞的新陳代謝時,無時無刻都在“運動”,假若不運動,即使停止一秒鍾,細胞必然死亡。人體也一樣,所有的細胞及器官每分鍾、每秒鍾都在不停地“運動”。從生命這一運動的特征來說,機體根本不存在什麼“休息”一詞,就像心髒不能休息一樣,從生到死,總是不停地“運動”——跳動。所以,運動不是人為的,不是願意運動就運動,而是生命活動的需要。要維持生命,就必須運動。這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條客觀規律。
步行運動,當今是最簡單的運動。可是,這步行運動來之可不易呀。殊不知它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特征。沒有步行,就沒有人類。就是因為這偉大的步行運動(動作)使身體細胞及各係統器官活躍起來,促進新陳代謝,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從“北京”人的十幾歲(幾十萬年以前)延長到現代的70多歲。
新陳代謝,也就是把舊的物質排出,新的物質去取代,不斷更新。一旦停止更新,生命將不存在,也就是死亡。假如胎兒在母體中沒有運動,胎兒不會如期生長;生下來與環境隔絕,沒有環境刺激,沒有聲音刺激,沒有運動,嬰兒也不會如期長大,這也就是世界上眾多醫學家所得出的理論——生命在於運動。
生物細胞受到環境及運動刺激後,產生興奮。興奮是生物體對刺激的一種反應,沒有興奮性,也就沒有生命。不斷地運動、不斷地給人體以刺激,可使生命延續更長的時間。所以說:“興奮是走向長壽的基礎,抑製則是走向死亡的征兆,沒有運動哪來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