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會遇見各種各樣的風景:有得意時的繁花似錦,也有失意時的落葉滿地;有歡樂時的春風得意,也有哀愁時的秋風蕭瑟;有豁達時的風輕雲淡,也有煩躁時的雨驟風狂……
但是,不論哪種風景,都是我們人生的財富,而縱觀整個人生,無非拿起與放下兩件事而已。古往今來,無論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在為功名富貴而折腰,為難得易失而苦惱。在拿起與放下的過程中,人生也被分為了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拿不起,也放不下的人生。所謂拿不起,是指這種人境界逼仄,能力局促,注定一生碌碌,難有作為。既做不出值得一提的事業,也得不到他人獎掖的美譽。所謂放不下,是指如此平庸之輩卻不肯安守本分,心中總是充塞著無數的欲望與執著。一邊對千鍾粟垂涎三尺,一邊對黃金屋想入非非,一邊又對顏如玉如醉如癡。一顆心上躥下跳,既不甘心自己的現狀,又無力改變這個現狀。一生浮躁,一生煎熬,一生悲摧。
第二種境界是拿得起,卻放不下的人生。所謂拿得起,是指這種人天生聰明或者勤奮,可以憑借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番業績。於是輕裘肥馬,春風得意,把這些視為人生之全部。但是隻能勝,不能敗;隻能贏,不能輸;隻能得,不能失。得意時,或許還有夾起尾巴做人的謙抑,失意時,就難免我都這樣了還怕誰的囂張。順境時,得勝的狸貓賽如虎,逆境時,落配的鳳凰不如雞。如此一來,不免給人的觀感也大打折扣。
第三種境界是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生。既能成就一番事功,又能不為功名利祿所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把人生活得明白。
其實,提高人生的境界,關鍵是“放下”二字。之所以拿不起,多因為放不下。我們不排除有些人特別幸運,偶爾僥幸:他們在沒有放下的情況下,拿起了一些人人都想得到的資源。但是,如果不能在心裏把這些統統放下,好運終將用完,僥幸勢必變成教訓。我們看到多少人一夜暴富之後,又因為負債累累而入獄,多少人一夜成名之後,又因為醜聞漫天而愧悔。所以,隻有真正放得下的人,才能夠真正拿得起。比如三聚天下之財而三散之的範蠡,再比如功成名遂身退的張良。
本書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充滿哲理的小故事,希望能幫助讀者達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境界,並通過十個章節,講述了在不同方麵“拿起”與“放下”的智慧。
放下人生雜念,可以獲得真正的解脫;放下內心的執著,可以獲得圓融的智慧。放下煩躁,可以享受安靜;放下憤怒,可以享受快樂。放下抱怨的人,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放下自滿的人,可以得到不斷的成功;放下自卑的人,可以見證生命的奇跡;放下嗜欲的人,可以恢複心靈的寧靜;放下恐懼的人,可以在人生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