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這16位從宮裏選出來的美人放在裏麵供他玩樂。但宮裏有的人一輩子見不著皇帝,其中有一位也想進迷樓裏麵。她進宮時被封為才人,叫侯夫人。她在宮裏沒見過隋煬帝,就想該怎麼辦。其實她長得很漂亮,為什麼長得漂亮沒有選上呢?因為她家裏沒有錢打點選女人的太監。太監就沒有把她往上推薦。這侯夫人想了一招,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假裝上吊,並且寫了兩首情意綿綿的詩,放在錦囊裏,又把錦囊貼身放著。皇上一救她,就能看到錦囊。情詩再加上為他而死,他能不感動嗎?看著跟演戲似的,確實是演戲,她也做好準備了。這侯夫人一心想著怎麼做戲,怎麼悲痛,結果一著急她順手係了一個死扣。這下壞了,她兩腳懸空了,一懸空,手腳沒力氣了。宮女在這個時候趕緊就去報告了。要是隋煬帝快點兒來也沒事,偏偏她住的地方離隋煬帝的宮殿有一段距離。這隋煬帝一聽也著急,可來到這兒,侯夫人已經駕鶴歸西了。你說這戲讓她演的。當時,隋煬帝一看,她長得真漂亮,再一看錦囊裏的詩,隋煬帝後悔了,封她為四品夫人,還給她寫墓碑。她跟皇上耍心眼兒,火候沒掌握住。侯夫人是個好演員,隻可惜道具不給力,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誤了卿卿性命。

不光皇帝身邊的女人,也不光其他的女人,我們所有人都不要拿耍心眼兒當樂趣,覺得我比你強,我能算計你。其實誰是傻子?誰都不是傻子。最多是今天被你糊弄了,但明天、後天可能就明白了。我明白了,你還能耍弄我嗎?而且你占了這一點的便宜後,讓我們都知道你這個人太精,不願意跟你往來,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給皇帝戴綠帽子的女人

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想笑。為什麼呢?因為戴綠帽子是指夫妻一方在外麵有人。一般來說,受害這一方,特別是受害的是男方,那是被人輕賤,看不起的。可是皇上位及九五,是所處位置最高的男人,他的老婆是皇後、妃子,這些人敢背著皇帝偷人嗎?真有這樣的事兒,曆史上就有幾樁給皇帝戴綠帽子的事件。

很早之前有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就給皇帝戴了綠帽子,這個人叫趙姬。你可能不知道趙姬是誰,但我說她的兒子你肯定知道,她兒子是秦始皇。趙姬就是秦始皇他媽,這等於說是秦始皇他媽給他爸戴綠帽子了。這個趙姬不是來自皇親貴胄之家,為什麼叫這個名呢?她連本名都沒有,就是在趙國生活的一個歌姬,所以叫“趙姬”。她平時也就是給人唱個曲,跳個舞。她怎麼會給皇上戴綠帽子呢?一開始這個趙姬跟的男人叫呂不韋。呂不韋是戰國時期很了不起的政治家,文筆也不錯。呂不韋當時家財萬貫,很有政治眼光。他把趙姬從歌館裏買回來,當自己的小妾,也就是小老婆。他想幹嗎呢?想用這個趙姬做一筆政治投資——把趙姬送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嬴異人。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叫嬴政。這個嬴異人就是秦始皇的父親。是不是真爹呢?我們接著往下說。

這個嬴異人,他的爺爺是秦昭襄王,他的父親叫安國君,是當時秦國的太子。他跟呂不韋是怎樣認識的呢?因為呂不韋在趙國。當時秦國和趙國兩國交好,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有句話不是這樣說嗎——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那時的條約確實是說被撕毀就被撕毀,為了保證這個條約的可靠性,他們就互換了皇族成員——讓自己的皇族成員到對方國家做人質,來保證兩國的和平長久。當時,這個嬴異人很倒黴,這事落到他身上,他被秦國送到趙國當人質去了。他獨在異鄉而且朝不保夕。為什麼呢?兩國一旦動刀兵,他是最先倒黴的。所以這個嬴異人在異鄉很苦悶。這個時候呂不韋看到機會了,跟嬴異人套近乎。一天,呂不韋把這個嬴異人請到自己家來了,把這個趙姬叫出來跳舞。

在呂不韋的安排下,趙姬想法給他遞眼神,勾搭他。這嬴異人一看趙姬這麼漂亮,五迷三道地被迷住了。呂不韋趁熱打鐵,跟嬴異人說,“天都晚了,外邊下著小雪呢,回去的路又黑又滑的。今晚就在我家住吧。”就這麼,嬴異人在他這兒住了。住到夜半時分,呂不韋讓趙姬過去,陪嬴異人睡覺。從此,他們如膠似漆離不開了。第二天早晨,呂不韋吃早飯時跟嬴異人說,我把我這個歌姬送給你如何呀?

嬴異人開心得差點兒沒給他跪下。他千恩萬謝從呂不韋家把趙姬領回來了。但是,雖然呂不韋跟嬴異人說這是他歌姬,其實兩人在一塊兒已經住很長時間了,這個時候趙姬懷呂不韋的孩子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這個孩子就是後來一統六國的秦始皇嬴政。

當然,呂不韋很有政治投資眼光,後來嬴異人走運了。那個秦昭襄王,嬴異人的爺爺死了,輪到他爹安國君即位。安國君沒當幾年皇上也得了病死了,這下輪到嬴異人了。他被熱熱鬧鬧地迎回到秦國當了國君。一回到秦國,他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立趙姬為皇後,第二件事是拜呂不韋為宰相。呂不韋的政治投資完全成功了。而這時嬴異人身體並不好。在趙國的生活顛沛流離,嬴異人的身體每況愈下。當國君沒幾年,嬴異人也死了。他死了,那毫無疑問得由兒子登基——其實兒子是呂不韋的。這就等於說,嬴異人死的時候也不知道這呂不韋和趙姬給他戴了綠帽子。那一年嬴政登基,趙姬成了太後了,呂不韋被拜為“相父”。

什麼是相父呢?相父就像國君的爹一樣,其實這呂不韋就是國君的爹。這個時候趙姬多大歲數呢?才三十多歲。因為她生嬴政的時候,不過二十上下。過去這個女人結婚生孩子都早。實事求是地說,從生理角度來講,三十多歲是欲望很強烈的時候。這時候嬴異人死了,呂不韋與趙姬撒歡了。呂不韋進了皇宮都不出來,在裏麵待著。一來二去過了兩三年,呂不韋熬不住了,歲數大了,身體也不行了。呂不韋想了個偷梁換柱的辦法,決定軀虎吞狼。給趙姬推薦誰呢?他在民間探訪了一下,找到一個身強力壯、相貌英俊的男人。其實那個人就是個潑皮無賴,叫嫪毐。那“毐”字跟毒品的“毒”字似的,倒是跟嫪毐的性格很搭。把這嫪毐找來後,呂不韋說嫪毐是太監——其實什麼手術都沒給他做,想方設法,瞞天過海,直接給送到宮裏來了,伺候趙姬。

趙姬一看這小夥不錯,身強力壯的。於是,她一點點把呂不韋給忘了。呂不韋說,幸虧你把我忘了。他安心做自己的政治家去了。一天天地,秦始皇嬴政長大了,開始了並吞六國的具體行動。他的母後卻和嫪毐在後宮裏廝混,為避人耳目,他們從鹹陽的皇宮裏搬到離皇宮大概有二十多裏叫雍宮的地方。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事兒呢。但這時秦始皇想的不是這些,他想的是並吞天下,所以對於自己母後的淫亂行為,他是睜一眼閉一眼。可有一天事兒鬧大了。

這個嫪毐和當朝的權臣稱兄道弟,在一塊兒喝酒。這一喝酒人就狂妄自大,他和一個大臣吵起來了。這大臣說你出身粗鄙,你跟我們在一塊兒你還敢口出狂言。沒想到嫪毐說,你僅是大秦國的屬臣,而我是你大秦國君主的“假父”。“假父”是什麼意思,是幹爹的意思。意思我和他媽這樣,我不成他幹爹了嗎?

嬴政一看,自己再不管的話,還怎麼並吞天下?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嬴政決心收拾他。當然,這消息也傳到嫪毐耳朵裏了。嫪毐一想:壞了,這皇帝哪天發雷霆之怒非得收拾我,我還是爭取主動吧。他幹嗎呢?在底下招兵買馬,他要造反。雜牌軍能打過正規軍嗎?嫪毐當場被抓住了,怎麼處置的?五馬分屍。然後派人衝進雍宮裏麵檢查,找到了嫪毐和趙姬生的兩個孩子。按理說這是秦始皇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但他讓人挑起來全摔死。然後把母後趙姬直接給關起來了,這就等於把母親關了禁閉。但是後來有大臣說,皇上你這麼幹不對。她不論怎麼不好,還是你親媽,你想一統天下,就得做仁德之人。秦始皇一想可也是,又把他母親迎回到宮裏。後來,趙姬就在這種冷落當中活到大概四五十歲去世了。

有人說,你說這個是正史嗎?您別急,《史記》中是這樣說的: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後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與太後謀曰“王即薨,以子為後”。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後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後於雍。

所以說,曆史就是這樣奇葩。有人說趙姬這個女人耐不住寂寞,今天跟這個,明天跟那個,道德敗壞,作風淫亂。其實你想想,她是一個出身低微可憐的歌女,呂不韋要她,是拿她當政治投資的一個籌碼;嬴異人跟她好,無非拿她當消愁解悶、發泄獸欲的工具;後來嬴政拿自己的母親當什麼?當做展示自己孝道的一個工具;而這嫪毐無非是想借助跟趙姬好,獲得一個奪取權力、金錢的階梯。她這個“給皇上戴綠帽子的女人”最終悲慘地丟失了自己的家庭,難以獲得很好的結果。

下麵說的這位給皇上戴綠帽子的,那可不光是丟了家庭,還直接丟了命,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楊玉環,楊貴妃。有人說,給皇帝戴綠帽子的一般都是皇後,她是貴妃,不夠格吧?夠,為什麼呢?唐玄宗廢了皇後以後想立楊貴妃為皇後,後來大臣們不同意,所以唐玄宗索性就不立皇後了,而楊貴妃就相當於皇後。

一開始這楊貴妃是唐玄宗的兒媳婦,是他給搶過來的。老公公把兒媳婦搶過來了,這事兒真是稀奇!還有人說,搶過來怎麼了?應該是唐玄宗給兒子戴綠帽子,這跟楊貴妃沒關係。楊貴妃後來跟他兒子離婚了,跟自己老公公好了,後來又跟唐玄宗的幹兒子弄得不清不楚了。他們這之間的關係挺亂的,咱們得好好說一下。

白居易在《長恨歌》裏說: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楊玉環不僅是出身很好,人長得漂亮,還精通音律。放到我們現在,在歌曲選秀中都是頭等的。她被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看上了,把她迎娶進門,沒想到又被唐玄宗——她老公公給瞧上了。在現在,老公公跟兒媳婦好叫扒灰,這是為現代人都所不齒的事。可你不能拿這個標準衡量唐朝的這個事,曆史學家研究,唐朝開放得嚇人,是一個有分裂氣質的朝代,就老公公跟兒媳婦好這事,沒人追究。

這等於在唐玄宗的強大力量支持下,楊貴妃和唐玄宗合夥給壽王李瑁戴了綠帽子。接下來楊貴妃開始給皇上戴綠帽子了。怎麼回事兒?在這個皇宮裏,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唐玄宗對楊貴妃寵愛有加,這一寵愛出問題了。

這楊貴妃恃寵而驕,驕橫得不得了,甚至不拿唐玄宗這老頭子當回事了。因為他倆差了近三十歲,時間長了,楊貴妃感到很寂寞,總陪這麼一個老頭子覺得沒勁兒。這時候她認識了一位猛男,這個猛男一半是漢人血統,一半是胡人血統——他母親是漢族人,他父親是胡人,這位猛男叫安祿山。安祿山當時出任節度使,屢立戰功。唐玄宗很是相信他,把他召到長安,然後介紹給楊貴妃,並讓他認楊貴妃當幹媽。其實安祿山比楊貴妃大多了。這一認幹媽了,得親近一下。他就進了宮,進了宮就進了楊貴妃臥室了,兩人幹柴遇烈火地就好上了。《資治通鑒》裏記載說:“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好上了之後,安祿山不能總在宮裏待著,得回到自己崗位上當邊關節度使去。一回去他滿腦子都是幹媽的倩影,就想念楊貴妃。一想念就跟吳三桂一樣,衝冠一怒為紅顏。公元755年時,爆發了安史之亂。那個時候安祿山的勢力大,要直接打進長安搶楊貴妃。當然,楊貴妃跟安祿山的私情,史籍上雖有記載,但實際上各種說法都有,不會真像上麵說的那樣簡單。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下邊的兵擋不住,他隻能跑。唐玄宗從陝西跑到四川,這一路上,下麵當兵的跟著受苦、遭罪。他們想為什麼安祿山打我們?一多半是因為楊貴妃這狐狸精,沒幹好事給皇上戴綠帽子;再一個她哥哥楊國忠也不是好鳥。所以這些人決定造反,當然反貪官,不反皇帝。於是在馬嵬坡一帶,他們開始兵變,要求皇上把楊國忠處死,把楊貴妃給勒死。這個唐玄宗舍不得,和大家商量——楊國忠死就死了,能不能留楊貴妃一條命。他們說不行。皇上沒辦法,這個“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狠了狠心把楊貴妃吊死了。楊貴妃時年38歲。白居易在《長恨歌》中說“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指的就是這件事。

這一節說了兩個典型的“給皇上戴綠帽子的女人”,這裏麵的道理是什麼呢?這個皇宮,乃曆來各方政治勢力爭奪之重地。裏麵無論發生任何的亂子,都會牽一發動全身,對整個政治局勢造成影響。所以裏麵男男女女的愛情已經不是愛情了。它牽扯好多方麵,不可能像民間的男女之間戀愛這麼單純。

這就是我們說的“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當女人進到皇宮大內這個政治權力旋渦的時候,她的自由、愛情、心靈都已經被套上了枷鎖。所以在愛情這一方麵,稍微出一點兒格,就有可能釀成天下大亂。也就是說,進了皇宮的女人,已經不是我們世俗意義上的女人,她們的愛情也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愛情了。也許,這種愛情就可能隻是一種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