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調整好小長假的節奏(1 / 1)

每到辭舊迎新的元旦佳節或者清明、五一等節日時,職場人士就可以輕鬆享受一個幾天的小長假,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交杯換盞、海闊天空、其樂融融。但是當小長假轉瞬即逝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會有這樣的感覺——不想上班、焦慮不安,總幻想著再多放幾天假就好了。不僅胃口不好,什麼也不想吃,而且精神委靡,剛上班就感覺身心疲憊。如果小長假過於放鬆,不注意休息和飲食均衡,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很多職場中的朋友,平時工作緊張,一日三餐僅是草草了事,一到假日就夜以繼日地曆經“四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抽的多,睡的多,動的少),放開胃口,大吃大喝,飲食無度,起居無常。這樣不規律的飲食,輕者會造成腹瀉腹脹,消化不良,重者可能造成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平時上班感覺還好,可一到周末或節假日卻覺得更累,會頭痛眼澀、腰酸背痛、無精打采、反應遲鈍。這種現象平時也有,但在周末或休假時往往會變得更加明顯或嚴重。

所以,佳節時刻更要管住嘴,注意合理的膳食,做到三餐規律,有葷有素,有粗有細,不鹹不膩,不暴飲暴食。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沒有幹體力活,卻腰酸背痛、渾身乏力?為什麼在休息或放鬆的時候,反而感覺比平時工作時更累呢?

我們長期坐在辦公室裏,缺乏有氧運動,體內的氧氣供應不足,肌肉細胞不能把糖充分燃燒,未被燃燒的糖發生無氧酵解,產生乳酸,致使肌肉酸痛。再加上現代辦公室通常是密封的,室內氧氣稀少;現代飲食含有大量的糖和精製澱粉和脂肪,進入體內都可以轉化為血糖,使肌肉裏的乳酸成倍增加。當大量的糖進入大腦形成乳酸堆積時就會感到頭痛眼澀,煩躁不安,反應遲鈍。

人之所以在休息時感覺更累,是因為休息時運動量可能更少,而攝入的糖和精製澱粉、脂肪可能更多,從而可能在體內形成比平常工作時更多的乳酸堆積。

在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為了調節身體狀態,可以進行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如輕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自然會調整到正常狀態上來。同時,適當吃一些蔬菜水果或山楂片等,讓塞滿魚肉的腸胃也歇歇。

還有一些職場中的朋友,好不容易盼到假期,可以放鬆一下,於是,通宵達旦的卡拉OK、蹦迪、上網、打麻將,有的女孩子會窩在沙發裏一動不動看連續劇不睡覺。娛樂也要適可而止,睡眠是人身體最好的恢複劑,睡眠不足會打亂人體正常生物鍾,會造成自主神經係統紊亂,從而導致睡眠紊亂,伴隨著頭痛、胸悶等現象的出現。

建議這些職場中的朋友,在假期中,每晚要盡早休息,不要熬夜。起居有序,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前可用熱水泡腳解乏。飲食上營養要均衡,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點清淡的東西。通過閉目養神、聆聽舒緩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調整自己的身心,恢複神經係統的功能,以助自己盡快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有些職場人在小長假中幾乎玩“昏”了,小長假結束,無憂無慮的日子和上班後緊張工作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對上班存在畏懼心理,甚至還出現了焦慮、鬱悶、煩躁等情緒。更有一些人節日期間對個別娛樂項目過分迷戀,以致出現疲勞、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上班恐懼症”症狀。

所以,建議職場人在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應盡快停止各種應酬,抓緊時間自我調節,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一旦出現緊張、憂慮、厭倦工作的不良心態,可以在白天工作時喝點茶和咖啡來提神,也可以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離開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