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曾在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做營銷策劃工作,上個月,她和公司簽訂的兩年合約到期,而她也沒再收到續約的通知,她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動進入了失業的隊伍。她發現,以前經常一起吃午餐的同事都開始有意避開她;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也沒有給出明確的辭退理由,王小姐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裏做得不好。離開公司那天,王小姐心情極度低落,獨自跑到酒吧把自己灌醉了。她不敢把失業的消息告訴父母和朋友,因為她感覺這是一件很沒麵子的事情。王小姐失業後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來接受這個現實?在尋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
王小姐失業的事實導致了她時間結構的缺失和集體目標的失去。
工作為個體提供了一個良好規劃的時間結構。時間結構的喪失能夠導致個體沉重的心理負擔。工作的時候,當麵臨一些迎麵而來的壓力,很多人都會幻想如果不上班,整天在家睡覺、休閑該有多好。然而,當你真的喪失了以前這個規律的時間結構時,你也許會很快感覺到不適應。一時之間失去了目標,你不知道自己的價值究竟體現在何處,更沒有獲得一種來自生活和職業的幸福感。
集體目標的失去,也將對個人的健康產生負麵影響。工作為個體提供超越性的目標,使個體感覺到激勵和富有存在意義。因此,集體目標的確定有助於增強人的歸屬感,一旦喪失這個目標,內心就會覺得惶惑不安。
另外,王小姐不願與家人及朋友談及自己失業,是因為心懷一種恥辱感。如果失業者將失業歸結於個體自身原因所致,那麼失業就很有可能被看成是一種恥辱的經曆。失業個體通常被認為“具有一些體現特定社會環境下令人鄙視的社會身份的特點或屬性”。
心理學上有句話是“改變你能改變的,接受你不能改變的”。在經濟危機情況下,就業市場風雲變幻,王小姐的問題也是很多職場人可能會麵臨的考驗。
(1)調整心態,換位思考,把失業看成是休養生息的過程,是自己培訓學習的機會,多學習一些技能,提高個人的綜合實力,為將來重新就業開創新的事業做準備。
(2)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這可能需要幾周,而不是幾個小時。不要因為重歸勞動大軍而感到不情願。你會遭受一些打擊,就像失去其他東西時一樣。給自己一點時間去適應,當你做好了準備,眼界放寬點,這對你來說可能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你可以去做一直想做而又沒時間去做的事情,也可以嚐試做點生意,或是重返校園。
(3)你的下一份工作可能隻是暫時性的,不管是全職,還是兼職,欣然接受它,不管是怎樣的經驗,總有一天會用到。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沒什麼不好,你可以先找一份兼職,直到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實上,你可能會發現,不一定非要做全職,也可以過得很開心,很瀟灑。
(4)慶祝一下——甚至可以去度個假,利用這段時間享受一下生活,在你還沒失去工作的時候,你可能沒有時間休息,利用這段時間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一下美景。喝上一杯,或是開個舞會,為自己的失業慶祝一下。培養個人的愛好,如學習樂器、茶藝、攝影等,或者量力而行外出旅遊,流連於山水之間,是一種放鬆,也是對身體的鍛煉,活得開心一些,這可能是你一生中為數不多的幾次機會,可以不受工作的約束,或許以後你會懷念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