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現代(3 / 3)

勞資糾紛不斷,使得現代集團損失了很多營運的時機和業績,以1992年1月間,現代汽車蔚山車廠罷工期間,影響出口歐洲及亞太地區的損失金額,超過12億5千萬美元,這還不包含修複廠房及設備所需的530萬美元。不過目前現代汽車的接棒者鄭世永承繼了兄長的精神力行「現場主義」,現代汽車在世界車壇的風采似乎並無衰減。

朝世界第五位邁進

事實上,鄭周永也曾麵臨“是否繼續生產汽車?”的重大扶擇時刻:1980年,剛上台的全鬥煥政府勵求政治清廉,為有效改善社會貧富不均的嚴重情況,采取抑製財團勢力的種種措施,而於1980年的8月及1981年的2月毅然采行重化工業調整措施。

麵對政府這兩波強勢調整措施,鄭周永隻能在“充實發電設備”及“發展汽車產業”間,選擇一個生存空間,結果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發展汽車產業,甚至還“不服輸”地回拒了通用(GM)汽車投資50%的動作,步入完成自主性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的“韓國汽車”產業時代,而現代的目標,則是讓目前排名世界第七位的韓國汽車業升級為世界第五位,僅次於日本、美國、德國和法國。

然而要實現世界五強的目標,現代還有很多路要走,比如一定要進軍中國市場。進軍中國市場對現代來說是一個新課題,在加拿大、美國市場的成功經驗並不一定能用於中國市場,因為當前中國市場和現代成立之初的韓國市場相似,轎車尚處在由財富和的地位象征向家用消費品過渡的階段。盡管中國目前市場規模不大,且需求較為分散,但對現代汽車的五強夢卻是相當關鍵的一環。有資料表明,中國在十年內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

2000年,現代汽車在中國設立了現代、起亞“中國本部”,著力開拓中國市場。目前該公司在國內已開設了60多個服務網點,供應車輛修理設備和正統零部件。更重要的而是,2002年現代汽車與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建立了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並且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北京市的全力支持。據悉,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的年生產能力預計為10萬輛,並計劃在2005年將產量提高到20萬輛。目前,現代索納塔和伊蘭特轎車銷售勢頭良好,伊蘭特甚至還在中國車市慘淡的10逆市反彈,取的月售1.3萬輛的佳績。

現代汽車公司與克萊斯勒AG開始了一個商用車合作計劃,將被命名戴姆勒現代卡車計劃。兩家公司在2001年7月宣布將在2004年在現代分公司合作。雙方達成一致的是在Chonju首期投資1.8億美元來建立一個新的發動機生產公司,年產10萬台Mercedes奔馳900-係商用車柴油機發動機。發動機生產的合作是為亞洲和其他市場開發商用車產品合作項目,邁出的第一步。這一步非常重要,因為它代表著Mercedes奔馳的商用車發動機項目第一次在非本公司建立。

2001年度韓國的轎車銷售總量達到145萬輛。現代汽車公司一家就銷售達706,663輛,其在韓國市場上的占有率約達49%。起亞(Kia)排名第二,占有率為27%,大宇(Daewoo)排在第三位,占有率為12%。

在出口方麵,現代汽車公司轎車總銷量達到846,134輛,其中包括CKD的41,512輛。北美銷售總計達407,443輛。歐洲區的銷量達到256,600輛,而世界其他地區的總銷量為223,603輛。

現代汽車公司去年的總年銷售額為18.0億美元,純利潤為9.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