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謁陵風波(1 / 2)

原來呂東野的前妻是匈奴人,那麼他對卓嫣的好感也就可以理解了。

"大哥,聽說最近光祿寺的人在京城到處都是,難道也在查案?"表麵上方懷遠是把話扯遠了,可他知道,話題還是沒離開叫卓嫣的那個匈奴女子。

呂東野搖了搖頭:"不是查案,是那個匈奴女子突然失蹤了。"

"失蹤了?她會不會已經回到匈奴去了?"

"不會,她每次回去都會讓我知道,可這次突然不見了蹤影,我懷疑和董承謙有關,他一直監視我,想抓到我的把柄。。。我還以為你多少會知道一些董承謙的舉動,所以那晚讓趙仲明去問你,沒想到他也不見了。"

方懷遠心裏直打鼓,經過這一晚,對呂東野的好感突然生了出來,但是卓嫣的下落自己無論如何是不能說的。

"對了懷遠,你書桌上那個木製的筆洗,最好不要再用了。"呂東野突然話鋒一轉。

方懷遠琢磨了一會才反應過來,呂東野說的是自己從老爹府上順手拿回來的那件文房用品。

"為什麼?"方懷遠大感奇怪。

"那是令尊的東西吧?"呂東野問道。

方懷遠點點頭,還是一臉茫然,呂東野怎麼知道?老爹的東西為什麼不能用?

"懷遠,那件東西我看到很久了,一直在猶豫該不該對你說。。。"呂東野又猶豫了。

"大哥,都說一半了,不妨說完吧!"方懷遠是真心著急。

"那根本不是文房用具,查抄黃道藩家產的時候,其中有一件木製器物,價值連城,原本應該有一對,這應該就是另一個了。"

方懷遠驚得站了起來,"難道那是。。。是檀香木、木。。。"人一緊張,說話也結巴了。

"不錯,周天子祭天的檀香木簋。"

"那怎麼會在、在。。。"方懷遠恨不得在臉上擰一把,真擔心自己從此就成了結巴。

呂東野歎了口氣:"要是我猜得不錯,應該是黃道藩送給令尊的。"

"我爹認識黃道藩?"方懷遠的眼睛都瞪圓了。

"黃道藩結識不少朝中大員,令尊大概也在其中,要是被人看到你用的木簋,難免產生誤會,還是先收起來吧。"呂東野勸道。

呂東野肯定是一番好意,方懷遠也明白,臨睡前把木簋拿起來看了一番,心裏暗暗驚疑,如此價值連城的寶物當作禮品,老爹的麵子還真是大。也對自己的眼光由衷地佩服了一番,隨手一順竟然順來這麼個玩意,價值連城,要是自己還處在囊中羞澀的窘迫時光裏,非得出了手不可。

想想自己還拿著"韓掌櫃"饋贈的銀票,不免汗顏,刨根究底追溯起來這些銀票也可圈可點,畢竟"韓掌櫃"來路不正。

順著思路,方懷遠自然想到了"韓掌櫃"的離奇身亡,究竟凶手是不是呂東野?

解不開的謎團越來越多,丞相府的"地震"也令方懷遠一直以來心存疑惑,最近比較清閑,倒不如集中精力把這些事情查個清楚,方懷遠徹底回憶了一遍離開南陽後幾個月裏發生的事情,輾轉反側直到三更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早朝上,楊鼎提出了告假的要求。

"蒙陛下關愛,臣大病已愈,但時常精神萎頓力不從心,想回鄉休養些時日,請陛下恩準。"

楊鼎是武官,在這個與匈奴關係日漸緊張的時候提出回鄉休養,連方懷遠也覺得不合時宜。還有,昨天楊鼎在殿上發言時容光煥發中氣十足,怎麼今天就精神萎頓力不從心了?楊鼎說完話還真的喘了一陣,天氣炎熱,楊鼎卻穿得嚴嚴實實,頭上汗落如雨。

沒人吭聲,大概都沒反應過來。

原想皇帝一定不會同意,哪知皇帝一擺手,輕描淡寫:"楊將軍也該休息休息了,準奏。"

楊鼎躬身揖道:"謝陛下體恤!"

關大人立刻出列:"陛下,邊關形勢風雲莫測,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尤其是武將,怎能讓楊將軍回鄉?"

皇帝笑容可掬:"楊將軍身體不適,如何能效力朝廷?關愛卿不必多言。"

代表了眾多大臣心意的關大人被皇帝一句話就打發了。

皇帝緊接著宣布謁陵的計劃,就在明日。

"承謙,你替朕去一趟東陵,替朕好好拜祭一下列祖列宗。"

"臣遵命。"

"關大人,沿途布防事宜就交給廷尉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