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獅子大開口的好時機,等入冬了再去拓寬、疏通河道就困難了。
“那就再增加一萬人吧,另外把歲貢的四成由我支配。”
“沒問題。”李璟轉而問道:“隻是,火器廠那麼大點地能盛下一萬人嗎?”
“讓他們先把青龍山那個小湖到秦淮河的河道疏通拓寬一下,最起碼能並行兩條五百石船隻。”
不等李弘冀說完李璟便打岔道:“修那個河道幹嘛?而且疏浚河道可以征用勞役啊。”
謊話還得繼續編,反正等出成果了會得到諒解的:“那兒有我急需的石炭,我用這四成歲貢的一部分先支付他們部分欠發的軍餉和修河道的補貼還不成嗎?還有就是別再石灰粉胡椒麵了,那東西叫火箭,您再挑選三百名忠實可靠的兵士成立‘火龍軍’,以後這火箭就由他們來操作。”
火箭,火龍軍,這名字好!我大唐六軍要改七軍了。李璟想象不出來火箭能比那個兩響炮大多少,更想象不出它的威力,但他相信太上老君指點過的兒子。因為前兩天兒子剛讓他看過那個望遠鏡,七八裏外的東西都能看的真切,這可是傳說中神仙才有的“千裏目、順風耳”。
“隻是三百火龍軍是不是有點少?最好能給六軍各配一隊火龍軍……”
李弘冀回答的很幹脆:“沒那麼多錢,暫時還做不到。”
李璟猶豫了一會兒問道:“冀兒你真的有把握抵抗周軍?”
有長江作為天然防線加上火箭李弘冀當然有信心對抗純粹冷兵器的周軍,他鄭重的點點頭:“父皇請放心,孩兒絕對有信心不讓周軍過江。即便是明天周軍就來到江邊,孩兒也有把握阻止他們過江。”
“你不是說至少得倆月嗎?”
“沒錯。但如果事情緊急就隻有讓把秘方告知軍中所有人,幾萬人動手幾個時辰足以造出打擊周軍的火器,隻是隻要有一個人跑出去投敵,敵方就能很快用這種火器對付咱們,但目前咱們並沒有防禦這種火器的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保密,不讓秘密泄露出去。”
李璟一咬牙:“歲貢已備齊的六十萬全歸你用,兩個月你給我六個都的火龍軍,所調兵士你親自在我禦前侍衛中挑選。”
“那倒不用,父皇從禦前侍衛中選調十餘名親信武官擔任軍官就成,其餘兵士從侍衛軍中挑選即可。最好能認識字,二十歲左右的新兵即可,武藝好不好沒關係,他們不需要鎧甲、頭盔。”
聽說李弘冀明天要去龍吉山那邊查看尋找鐵礦李璟笑了,還查看什麼啊,早就知道那兒有鐵礦了,隻是金陵沒有宣州那邊碳源充足沒有開挖而已。隻是你要那個鐵礦幹嘛?在這兒煉鐵可是劃不來的。
好極了!李弘冀請求父皇把知情人給他,如果可能的話再調配一些鐵匠:“青龍山的石炭就是上好的煉鐵燃料,隻是希望能在入冬前把青龍山到龍吉山之間的河道疏通拓寬好,這樣才能提高運力。”
……
李弘冀清楚的知道五代時期的職業軍人很多都是兵痞,而自己近期內根本抽不出時間來來整編、改造他們,讓這些人來幹活還不氣死你?當然得挑選那些能夠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的人。
先聲明選調人員去疏浚河道和挖山洞,夥食按戰時標準,除軍餉外每日補貼30錢。偷懶耍滑者退回軍營。試用十天表現良好者補發一個月的所欠軍餉,而且以後按月發餉絕不拖欠。因身體原因不能繼續幹活的人可以隨時申請調回原軍營。
聽說要去疏浚河道開挖山洞,大部分兵士都是滿肚子不樂意,但聽說可以補發部分欠發的軍餉、而且每天還有補貼便都積極報名,不到一天功夫便招齊一萬人。
龍吉山指派三百人在匠師指點下輪班開挖鐵礦;青龍山則由幾個都頭帶領五百人在三個點同時開挖;剩餘兵士暫時都由馮延魯指揮去疏浚河道。別看馮延魯打仗不咋地,但搞基建絕對是一把好手,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指揮修建城池疏浚河道。
李弘冀這幾天基本上都在火器廠,青龍山和龍吉山那邊隻是每天過來回報兩次進度,順便告誡他們注意安全防護,在坑木支撐未到位的情況下嚴禁向前推進。
為保密起見,李璟從軍營選調出百餘名鐵匠、木匠等各種工匠給弘冀使用,前期先把從各軍庫中調來的木炭、硫磺、火硝分別進行碾碎過篩,雖說軍營中的火硝都是從硝石、硝土中提純而來,但為了使威力更強就必須再次提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