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房奴們的那些事兒(3)(1 / 3)

在朋友們的支持下,雷菊芳租了兩間房,借了兩張桌子,用東拚西湊的1萬元創辦了蘭州工業汙染治理研究所,致力於將自己的 研究成果轉化為企業界急需的潔淨工藝。朋友們紛紛前來兼職,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技術的出技術……雷菊芳非常感謝他們的支持,她動情地說:“大家一起幹,幹出什麼來人人都有份!”

在雷菊芳的帶領下,蘭州工業汙染治理研究所越做越大。1991年,她將研究所更名為彙友科技有限公司,主動地給每一位參與創 業的人分配了股份。當年,彙友公司便贏利百萬,成為蘭州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眾人皆大歡喜。

但是不久之後,當雷菊芳想讓企業轉型時,卻遭到守舊的同人們的一致反對。在一個“人人有份”的公司,作為董事長的雷菊芳 竟失去了話語權,她首次嚐到盲目的“公平股份製”的苦澀。1992年,雷菊芳烏托邦式的合作理想走到了盡頭,百萬資產按股份比例瓜分,4位股東卷走了大部分,剛剛在經濟上寬裕起來的她突然間又陷入了困境。更重要的是,她知識分子的理想和人生觀遭到了沉重的打擊,雷菊芳一時失去了方向。

1992年,雷菊芳悄悄告別家人,攔了一輛從蘭州開往西藏的貨車,一個人上路了。雷菊芳沒有想到,她走上的是一條充滿了奇遇 的路。在西藏,雷菊芳被美麗的風光和神秘的藏文化所吸引,進而接觸到了藏藥。於是,雷菊芳決定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對藏傳民間藥物進行新的嫁接改造。

1993年8月,雷菊芳注冊成立了奇正藏藥有限公司。第一個藏藥產品奇正炎痛貼問世時,適逢八一籃球隊在蘭州集訓,她送了幾 貼過去,受傷隊員貼用後驚奇不已:“效果太快了!這個藥做出來就是奧林匹克藥。”於是,奇正藏藥聲名鵲起,發展神速,並於2009年8月19日在深交所上市。

雷菊芳之所以給自己的公司取名為奇正,是因為古代兵法家孫子的一句話:“凡戰,以奇勝,以正合。奇正之術,不竭於江河。 ”

正者,正直之道;奇者,權術謀變。人要走正道,同時也要懂得隨機應變,才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是雷菊芳經過首次 創業“彙友兵變”後的心得體會,也是我們在蝸居中奮鬥時應該明白的一個道理。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特殊的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一天,勞合·喬治與朋友們在院子裏邊走邊聊,每經過一個地方,他總是隨手把門關上。朋友們很是不解,問他:“你有必要這麼做嗎?”喬治回答:“當然。應該說,我一生都在關上自己身後的門。你要知道,這是我們必須去做的事情。當你把門關上的時候,同時也就把屬於過去的所有東西都留在了裏麵。讓人自豪的成就也好,令人沮喪的失誤也罷,都留在身後了。這樣,你才能重新開始。”

遭遇背叛是一種痛苦,如果我們因此而背上精神的包袱,任痛苦在心頭肆虐,就會摧毀自己的生活。隨手關上身後的門,這是一 個非常好的習慣,它可以讓我們甩掉包袱輕裝上陣,以樂觀的心態迎接未來。

第三節 如果有人背叛了你,要學會堅強地承受對張琦來說,周芸的背叛是一次非常致命的打擊,曾讓他一度沉淪,變成了行屍走肉。同樣,在一邊蝸居一邊奮鬥的道路上,由於種種原因,或者是利益的糾葛,或者是觀念的衝突,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麵對各種各樣的背叛行為。背叛讓我們的事業蒙受挫折,給我們的心靈造成重創,讓我們對未來、對人性感到失望乃至絕望,但既然遭遇背叛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我們就要學會堅強地承受,學會在撫平心靈的傷痛後繼續前進。

● 黃怒波:堅強地承受背叛

北京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是個個性直爽、脾氣火暴的西北漢子。黃怒波曾經不止一次地麵對家人、朋友、同事的背叛,屢次遭受嚴酷的打擊和挫折,但他都憑借自己堅強的意誌承受了下來。

畢業於北京大學的黃怒波在學生時代就收獲了自己的愛情。

畢業後,黃怒波進入中宣部。他領到的第一份工資是40元,把其中的一半都給了那個女孩。後來,這個女孩成為他的妻子。

然而,幸福的婚姻沒能走多遠。幾年後,正當黃怒波在中宣部如魚得水的時候,妻子卻提出離婚,他沒能挽回。從此,黃怒波既當爹又當媽,獨自一個人拉扯孩子。

黃怒波從失敗的婚姻中走了出來,由於表現出色,他的仕途被大家一致看好。在中宣部工作期間,黃怒波還出版了兩本詩集——-《不要再愛我》 《拒絕憂鬱》。但出人意料的是,在進入中宣部的第10個年頭,黃怒波選擇了離開。原因或許是他作為詩人特有的不羈個性使然,他渴望激情,渴望變化,渴望在挑戰中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