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前景展望(1 / 3)

一、農業

1.四個“1000萬畝工程”

實施1000萬畝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工程。優化品種結構,主攻單產,增加總產,力爭糧食總產達到950萬噸。

實施1000萬畝馬鈴薯生產工程,進一步加快馬鈴薯良種繁育。2011年全省實現1000萬畝馬鈴薯脫毒種薯全覆蓋、總產達到1500萬噸的目標,把甘肅省建成全國馬鈴薯種薯生產大省,馬鈴薯產業強省。

河西和沿黃地區將實施1000萬畝農業高效節水工程。推廣膜下滴灌、壟膜溝灌和壟作溝灌等技術。2010年率先推廣節水技術200萬畝,爭取到2012年累計推廣1000萬畝,實現節水10億立方米,為河西地區工業和生態用水騰出用水空間。

實施1000萬畝優質林果工程,重點發展蘋果、核桃、花椒、葡萄、梨、紅棗等林果產業,促進規模化、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擴大葡萄種植麵積,加快釀酒原料特別是河西走廊葡萄產業帶的建設。

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和農作物附加值,甘肅省還提出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和拓展外部增收空間並舉”的思路。

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就是要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馬鈴薯、中藥材、蘋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大對肉牛、肉羊產業大縣的扶持力度,實現草食畜牧業附加值的提高。把中藥材麵積穩定在250萬畝,蔬菜麵積穩定在500萬畝,創建12個國家級蔬菜標準園。

在拓展外部增收空間方麵,通過提升農村二、三產業水平,來促進農業增收。全麵實施“陽光”、“雨露”、“農民工技能培訓”等工程,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努力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2.長遠發展區域格局

河西灌溉農業區 重點抓好糧、棉、油、糖四大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大高效節能日光溫室建設的力度,在認真研究市場的基礎上,按照適度集中的原則發展啤酒大麥、優質水稻、豆類、黑瓜籽、優質水果及瓜類等效益高的經濟作物。

中東部旱作農業區 重點推廣以節水灌溉、地膜覆蓋、雙溝壟種植、膜側溝播、立體栽培為主要內容的旱作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成馬鈴薯、玉米、油料、小雜糧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

隴南山區 在不適宜進行種植業生產的地區,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在徽成盆地集中連片建設高產高效農田,形成片區農業商品基地。在“兩江一水”沿岸,發揮山區優勢,積極發展果品、花椒、蠶桑、茶葉、中草藥、食用菌、油橄欖、銀杏等特色產品,建成名、優、特農產品生產基地。

高寒陰濕區 重點發展青稞、蠶豆、油菜等短日照作物和中藥材生產。建成藏區青稞生產基地、蠶豆出口創彙基地、出口型中藥材基地、優質油菜生產及製種基地。在不適宜種糧的地區,積極發展牧草產業,建成牧草生產基地。

二、工業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幹意見》,甘肅省未來的戰略定位和重點發展戰略是:

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西北乃至全國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基地,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示範區。

實施“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蘭州等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打造隴東、河西兩大能源基地,構建各具特色的組團式發展格局,全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實施以加強薄弱環節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建設,打通資源能源運輸通道,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保障能力。

實施以節水和治沙為重點的生態安全戰略。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體製,全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重點地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加快實施生態補償,加大對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

實施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發展戰略。以“兩州兩市”(甘南藏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隴南市)為重點,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大幅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實施以優勢資源開發轉化為重點的產業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等產業基地,著力發展循環經濟,突出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旅遊業和物流業,構建具有甘肅特色的現代產業體係。

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縮小與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差距,城鄉居民收入接近西部地區平均水平,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製,特色優勢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循環經濟形成規模,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實現預期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綜合運輸體係基本建成,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顯著提高,建成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省級示範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實現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

三、就業

勞務輸轉、安置就業,依然是甘肅省的重要工作,甘肅省將繼續加大推進勞務輸轉工作的力度。2010年,爭取勞務輸轉人數達到500萬人,勞務收入達到450億元,有組織輸出率達到60%。打造一批具有甘肅特色的勞務品牌,堅持以品牌提升質量,以品牌占領市場。每年組織、培訓一批“隴原妹”家政服務員和牛肉拉麵師,在需求量大的城市進行擴大推廣。繼續完善甘肅省現有的勞務信息體係,建立起全省農村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對回鄉農民工創業加大扶持力度,爭取在2010年,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創辦達到100戶以上,全省農民工回鄉創業人數達到2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