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步(2 / 3)

普通散步法:適用於不同年齡的人,沒有什麼動作要求,隨心所欲地走步,既簡便又放鬆,有較好地促進康複的作用。可在早晨、晚上練習,練習的時間和步行速度可根據自己條件合理安排。一般慢速散步在每分鍾60步左右,中速散步在每分鍾80步左右。練習時間每次15分,每天1~2次就可以獲得較好的鍛煉效果。

快速步行法:在普通散步基礎上加快步行速度,配合手臂擺動,每小時步行5公裏左右。這種步行方法,加大了運動強度,對身體健康的中年人是常用的方法,對有腎、肝、心病的中老年人要慎用。由於步行速度加快,增加了心髒、肝、腎的負擔,容易出現一些不適應。身體健康者可多練習。一般每次20~30分鍾,每周2~3次,就可達到滿意效果。

定量步行法:每次練習規定的時間或距離,練習一定的數量,從而提高練習質量來健身的方法。如步行的時間不變,逐步提高走的距離,其步行的距離不變,逐步縮短練習時間。這種方法對檢查評價自身鍛煉的效果有重要意義,可適用於各種中年人。

擺臂散步法:在散步時兩臂有意用力向前後大擺動,進行的練習方法。這可增進肩帶和胸廓的活動,配合呼吸動作,有利於治療呼吸係統疾病。散步時間和速度可因人而異。

摩腹散步法:在散步時將兩手掌重疊放於腹臍部位,做順時針旋轉按摩各36次。這種方法有利防治腸胃病,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消化,有增進健康的作用。

負重散步法:在腿或軀幹或手臂上負一定重量進行散步的方法,或在山坡沙地上利用環境阻力進行步行的方法。這對於增加運動量,提高鍛煉效果是十分有利的,適用於健康的中老年人,但要根據自身條件合理安排練習時間和負重量,掌握練習的速度。

倒走散步法:背部向前倒走散步。這種方法改變了人體步行方向和習慣。有利於鍛煉人體的感覺器官的平衡感覺,同時由腳尖先著地後過渡到腳跟,對按摩腳尖穴位、經絡有良好影響。但練習時應注意絆倒、摔傷。練習的時間一般在3~5分鍾左右,也可以前走與後退走交替進行。

步行健身法的選擇應用要因人而異,其注意事項為:

“雲開霧散,走進自然”:行走運動時間不要太早,因為早上空氣中許多汙染物籠罩地麵,不利健康。等太陽出來或氣溫升高後,雲開霧散了,汙染物也飄散了,這時,我們走出家門,既可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溫馨,又十分有利於身心。

晨起步行,莫要空腹:空腹晨練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常會因晨練時體力的消耗,能量供應不足,出現頭暈、心慌、腿軟、站立不穩。老年人或心髒原本有病者,心腦供血不足還會發生摔倒甚至猝死。晨練前先要吃點東西,如喝上一杯溫熱的豆漿、牛奶、藕粉等,也可以喝上一碗粥加上幾樣小菜,食後既感舒服又有營養。

按人施步,方式各異:年齡較大、肥胖或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比較適合漫步或慢速走;身體較好的中老年人,則適合中速走或快速走;青少年則可以選擇競走。步行時一定要堅持正確的姿態:抬頭挺胸、兩眼平視;兩臂下垂,擺動自然協調;兩腿交替前移,膝關節不過分彎曲;步伐穩健均勻,不過大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