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永不放棄的態度(1 / 2)

人生遇到了問題,特別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可能讓每個人都煩惱萬分。這時候,有一個基本原則可用,而且永遠適用。這個原則非常簡單——永遠不放棄。

放棄必然導致徹底的失敗,而且不隻是手頭的問題沒解決,還導致人格的最後失敗,因為放棄會使人產生一種失敗的心理。堅持著做不是手段是一種信念,在你的成功之旅中,往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輕言放棄就是你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有一年中考作文題是一組漫畫:一個人挖井找水,挖了幾口井,都沒挖到有水的深度就放棄了,而且有一口井隻差幾鍬就可見水了,他沒有堅持下去。其結果呢:沒有找到水,隻得悻悻離去。考生們根據漫畫寫作文,有的批評“淺嚐輒止”的不良學風,有的講“不講科學,盲目打並”的教訓,還有的檢討“見異思遷,三心二意”的毛病。其實這裏還有個寓言可談,就是“成功往往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這個觀點毛澤東就提出過,許多人都看過京劇《沙家浜》,郭建光帶著18個傷病員堅持在蘆葦蕩中,他鼓勵戰友的一句台詞,就是:“勝利往往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2003年9月,亞洲手球錦標賽暨奧運資格選拔賽在日本拉開戰幕,首戰1分險勝日本隊後,中國女手麵對第二個對手哈薩克斯坦隊。因為隻有4支隊伍參賽,比賽采用單循環積分製,所以每場比賽都至關重要。而當時中國隊進攻核心李兵手指嚴重挫傷,王晏不得不從邊鋒內遷為內鋒以加強外線進攻火力。在外線毫無身高、經驗優勢可言的王曼雖無法像在熟悉的右邊鋒位置上那麼遊刃有餘,但也顯示出她不服輸的個性。

比賽的下半場,王曼在一次防守中被撞倒在地,痛苦地躺在那裏久久無法動彈。裁判示意用擔架把她抬出場外進行檢查。“當時她呼吸非常困難,”隊醫劉凱說,“根據她當時的症狀和做擠壓試驗的結果,我感覺她的肋骨應該受到了嚴重挫傷,”在無法確診傷情的情況下,劉凱建議王晏下場休息,“如果出現氣胸、血胸,就會有生命危險了。”

王晏缺陣使中國隊火力點又有所減弱。在等待救護車到來的時候,醫療隊準備把王晏抬出賽場讓她靜靜休息,但倔強的她強忍著胸口灼燒般的疼痛斷斷續續地說道:“我不走,就算不能打,我也要看完比賽,”百般勸說都沒用,心急如焚的劉凱也隻能靜靜守在她身旁,讓她半躺在擔架上艱難地看完剩餘比賽,19比17中國隊2分險勝,王曼嘴角含笑,順從地被醫療隊抬上救護車直奔醫院。

日本當地醫院的診斷印證了劉凱的猜測——肋軟骨嚴重挫傷,醫院方麵表示:“傷者必須靜臥修養一個月。”但當聽說中國隊隻要在最後一場逼平韓國隊就能出線時,躺在病床上的王晏強烈要求劉凱給她纏上厚厚的海綿和繃帶,她要上場!

海綿和繃帶讓賽場上的王曼顯得格外“魁梧”,60分鍾的激戰過後,中國隊逼平韓國隊如願拿到奧運會參賽資格。喜悅的同時更艱苦的日子也剛剛開始,奧運備戰進入全麵倒計時,沒有更多時間留給王昱,她在床上躺了不到一周便回到了訓練場上。

王曼的成功,告訴我們堅持的價值。隻要堅持,在沒有路的時候,也能夠踏出路來;在沒有希望的地方也能夠創造希望,無論如何,也不會被困難打倒。所以我們要堅持下去,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