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停留的幾天裏,我發覺這裏人特別愛花,不是一般地愛,而是帶有一種天然純情之愛,以致家家有花園,戶戶窗前屋內都擺有各色各樣的花卉盆景。無論是城市或鄉村裏,所到之處滿眼是花,猶如在花卉王國中徜徉。
我想這與荷蘭國土自然環境優美有關係,被稱為“低窪之國”的荷蘭多水多肥,綠色牧場連片,適宜於花草的繁殖,因此荷蘭人與生俱來便形成一種培育花草的風尚,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這天早晨七點鍾,荷蘭民間藝術組織的哈瑞·波先生,驅車領我們到一個神秘的去處。他留著短鬍的嘴巴隻是微笑,卻沒有說要去哪裏。等走了好一陣,進入一個小鎮,他跳下車,向前一指,隨即引我們走進一座鑲有落地玻璃窗的大廈裏。
嗬,一股花香迎麵撲來,令人迷醉。從大廈裏望出去,底下有一間更加寬敞的大廳,簇擁著許多水靈靈的花卉,花姿多彩,鮮嫩喜人,有黃色紅色白色紫色的,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形成波瀾起伏的花卉的海洋。噢,原來我們已來到荷蘭馳名的愛爾達花市了!
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惟一一個最大的國際鮮花拍賣市場!
花市主人是高挑個兒的偉靈河先生,他的臉麵也似花兒呈粉紅色,顯得自信而又樂觀,一見麵他便說:“我是這裏的主席,為花卉合作委員會服務!”據他說,這個花市由來已久,創建於一八八八年。這裏建有專用機場和賓館、餐廳之類,每天接待二三百個花商,每年營業額達七千萬荷蘭盾,在國家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這裏有花工上百人,五時上班,六點半開始交易,九時包裝,鮮花很快便被運走了。來往花商遍及歐洲諸國,如德國、法國、英國、以色列、津巴布韋、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國……
在偉靈河主席引導下,我們拐進大廈中央的營業廳裏。營業廳裏異常肅靜,從上到下排列著不少座位,像個小電影院似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花商坐列其中,每個人都戴有耳機,一聲不響地注視著前方牆頭上兩個圓形的指數盤。每當花工從出口處推出一輛花車,並舉起一種花卉向人們示意,如果哪個花商看中了,隻要按一下手邊的電鈕,便可以成交了。然後,這邊推著花車走進去,那邊又推著花車走過來,就這樣一出一入,循環往返,買賣在悄無聲息中進行。據說這兒沒有什麼討價還價之說,因為花市的花本來就要價不高,用不著費時饒舌,隻要花市開價你回答要多少,就行了。約摸一小時,從這兒可以賣出一千多種花!
這種把千萬種鮮花當做大宗生意去做,好像把如花少女出賣了似的,我看著那鮮花推進推出的情景,不覺有些憐惜起來了。但是,這兒畢竟是市場,鮮花作為商品在這兒出賣,似已是尋常事了。
我們從營業廳旁門,又走進聚集著無數鮮花的停放大廳。我看到花工們把那些被捆紮得整齊的花束,源源不斷地從大門裏運進來,然後分類排列,又一車一車地送往營業廳裏。這些花束多是結著小小的骨朵,有的也是含苞待放,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清香,實在可愛極了。我驚疑,這些鮮花都是從哪裏來的?後來,我們在愛慕士蒙達鎮,看到了一個玫瑰花圃,這裏是科學栽培玫瑰,從播種施肥到調節溫濕度全用計算機操作。然而,在這兒看不到盛開的玫瑰花,當花苞初綻的時候,便被一棵棵采下,一捆捆紮起,然後剪裁整齊,就送出站了。這裏的女主人是栽培學者,她說:“早上采花,每星期采四次,采的花都送往市場去了!”像這樣專門經營的花圃,在荷蘭不知有多少呢!
在這鮮花繽紛的大廳中,我搜尋荷蘭的國花鬱金香卻怎麼也找不到?我恍然醒悟,每年四五月間才是鬱金香開花的季節,此時已是九月,自然尋不到了。然而,我曉得鬱金香在荷蘭已風靡四百年,品種達三千餘種,遠銷海內外,我國各地和陝西西安市出名的南郊鬱金香花園,其品種也來自荷蘭。荷蘭人是那麼喜愛鬱金香,每家都種有鬱金香,堪稱世界之冠,鬱金香不僅被譽為國花,而且還建有鬱金香曆史博物館。可見,荷蘭是名副其實的鬱金香王國了。
從鮮花拍賣市場走出來,我感到很愜意。沒有見過這般特殊的市場,它集各色各樣的鮮花之大成,既體現了荷蘭花卉的特殊優勢,也反映了荷蘭人好花的天性。的確不虛此行!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荷蘭愛爾達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