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物隨心轉,境由心造,心態決定人生。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苦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享受真正快樂幸福的人生。

好心態成就好生活

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身處困境中的人們,有的煩躁不安,怨這怨那;有的心靜如水,默默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來講,持前一種態度的人,很難走出困境;而持後一種態度的人,則能順利地走出困境。

記得,央視曾做過這樣一期節目。講的是一位叫杭平的煤礦工人被埋在地下,曆經三十四天,竟奇跡般地存活了下來。在《實話實說》節日中看到杭平回答問題時的那種冷靜,根本沒有人會想到他隻有二十六歲。如果他不冷靜,怎麼會想出那麼多在地下保持生存的辦法,怎麼會想出用眼鏡鏡片去割驢子的肉,用來充饑呢?可見,心態好對身處逆境中的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則十分經典的故事:

一輛冷藏車送貨到一家商場,司機停好車後,就和貨主吃飯去了。一位搬運工人獨自卸貨。當他走進冷藏車廂後,門被風一吹,關上了。

等司機和貨主回來,不見了搬運工人。他們到處找,結果在冷藏車中找到了他。可是他早已縮成一團死去多時了。

司機便成為謀殺嫌疑人。但是後來的調查結果顯示,當時冷藏車的冷氣根本沒有啟動,也就是說冷藏室裏的溫度是恒定的,不足以置人於死地,而且司機與搬運工人之間沒有任何利害關係。

經過專家鑒定,那位搬運工人竟然是被自己嚇死的。冷藏室的門被風一吹關上了以後,他以為自己必然會被凍死,於是被恐懼擊倒。

據心理學家分析,每個人其實都活在自我設置的情境之中,關鍵在於麵對任何一種境遇時,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心境去對待。對心境的選擇不一樣,在生活質量的反映上也不一樣。有時候,良好的心態要比命運重要得多。換言之,心態好,一切都好。

讀了上麵兩則故事後,我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與其在慌亂中尋找人生出路而沒有結果,不如讓自己的心平靜,使浮躁的心靈沉降下來。當心態好時,一切都會朝好的方向轉變。如果在困境中急躁、慌亂,就會把自己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一位成功者說過:“百分之九十的失敗者其實不是被對手打敗,而是自己放棄了成功的希望。”其實,人與人的差別隻是一點點,但這小小的差別卻有極大的不同。小小的差別是思維方法,極大的不同是這種思維方式究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在生活中,無論麵對的事情是好是壞,都要抱著積極的態度,千萬不要讓悲觀占據我們的心靈。要時刻牢記:麵對厄運,隻有抱著樂觀的心態,一切都會朝好的方向轉變。有了好的心態,才可能有好的生活。心態好一切都好。

改變心態就是改變命運

著名的成功大師安東尼?羅賓曾指出: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持什麼樣的心態。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整天快快樂樂地過著高品質的人生,似乎他們的生活就是比別人過得好。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隻能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有區別的隻是各人所持的心態不一樣而已。

有兩位七十歲的老太太。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有什麼想法。於是,後者在七十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隨後的二十五年裏她一直冒險攀登高山。就在她九十五歲時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年齡最高紀錄。她就是著名的胡達?克魯斯老太太。

可見,有了積極堅定的心態,我們的人生就能夠發揮非凡的創造力。當然,心態也可能是破壞力,這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認識。人類對於生活中的遭遇會很主觀地賦予某種意義。積極的心態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繼續往前邁進,而消極的心態很可能就此便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能否成功,就看自己的心態。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心態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成功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恰恰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的。

社會上的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是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並常說他們的想法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的境況往往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時,有一個名叫維克托的人什麼罪也沒有,隻因為他是猶太人,就被抓到了納粹德國某集中營。每天他都在積極思考用什麼樣的辦法能逃出去。他請教同室的夥伴,夥伴嘲笑他:來到這個地方,從來就沒人想過能活著出去,還是老老實實幹活吧,也許能多活幾天。可維克托不這樣想,他想到的是家中的老母妻兒,自己一定要活著出去。積極的思考終於給他帶來了機會。一次,在野外幹活,趁著黃昏收工時刻,他鑽到了大卡車底下,把衣服脫光,乘人不注意,悄悄地爬到了附近不遠處的一堆赤裸的死屍上。刺鼻難聞的氣味、蚊蟲的叮咬,他全然不顧,一動不動地裝死。直到深夜,他確信無人,才爬起來光著身子一口氣跑了七十公裏。

綜上可見,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維克托後來對人們說:“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說過:“人的身上有一個看不見的法寶。這個法寶的一邊裝著四個字:積極心態;另一邊也裝著四個字:消極心態。積極的心態,它有獲得財富、成功、幸福和健康的力量,可以使人攀登到人生頂峰;消極的心態,它剝奪一切使你的生活有意義的東西。消極的結果,是形成被消極環境束縛的人。”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心態是由經驗和環境形成的。年紀尚輕時,父母為了保護我們,不準我們到馬路上跑,不準離開父母的視線範圍,不準這個又不準那個。到學校,老師也整天地說“不、不、不”。總之,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養成了一種不敢冒險的心理。

踏上社會,又不斷地碰釘子。再次印證了父母師長的“不”字訣之後,便明白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一種自我限製的心態,便孕育而生。遇到一個新觀念,我們的反應往往是:這是行不通的,從前沒有這麼幹過,沒有這主意不也過得很好嗎?這風險冒不得,現在條件還不成熟……人們不相信自己能達到的成就,便不會去努力爭取。當一個擁有消極心態的人對自己不抱很大希望時,他就會給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嘭”的一聲封了頂。他成了自己潛能的最大敵人。

當今社會,是個開放的競爭社會。每個人都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最重要的是人們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時代的變革,讓自己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麵對困難挫折,坦然處之。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這事對我都是有益的,這樣的人生態度才是積極的。我們不能左右風的方向,但我們能夠調整手中的風帆。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心態的人所取得的,並由那些以積極的心態努力不懈的人所得到。

拿破侖。希爾曾說:“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心態的改變,就是命運的改變。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讓我們整個的身心都充滿勇氣和智慧,把挫折與失敗當成學習的機會。這樣,就能早日戰勝和超越自我,到達成功的彼岸。

心態影響人的前途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心態和前途也是這樣一種辯證關係。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對待人生,我們的人生將是一片光明;我們用消極的心態對待人生,我們的人生也就隻會是一片灰暗。”

有這樣一則故事:

在一個小縣城裏,有姐弟倆非常聰明。他們上小學時,因為學習刻苦,在班裏一向都是好學生。但天有不測風雲,他們還沒有等到小學畢業,父母之間就出現了感情危機。姐弟倆經常嚇得不敢回家。

後來,父母離婚了,姐弟倆都被判給了父親。不久,父親就領回了一個女人。自從那個女人進門,姐弟倆就經常被呼來喝去,有時甚至吃不上飯。有一次,後娘讓弟弟倒髒水,姐姐看弟弟拎不動水桶就想去幫忙,後娘上去就是一巴掌,把姐姐打倒在地。吃飯時,後娘經常在菜裏放很多辣椒,辣得姐弟倆直流眼淚。

有一次,天氣很冷,姐弟倆放學後一直等到天黑都進不了家門。鄰居實在看不下去了,讓他倆先到屋裏暖和一下,可姐弟倆說什麼都不敢去。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姐姐學會了和後娘作對,學習成績也慢慢地滑了下來,大學沒考上,隻好當了一名工人,而弟弟卻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有一次,父親把一個橘子放在他的桌子上,他都視而不見。過了很久,父親偶爾進了他的房間才發現那個橘子已經腐爛了。從小學到高中,弟弟的成績一直都沒有下降到第三名,並且一直都是班幹部,在班裏的人緣也一直很好。高中畢業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連艦艇學院,並被保送成了研究生。

同樣是一個父母所生,同樣生活在家庭不幸的陰影裏,姐姐的前途被毀了,弟弟卻前途一片光明。原因在哪兒?就在心態。姐姐在困境中,心態變得脆弱而易怒,弟弟卻能隱忍,始終以一個目標為奮鬥方向,把其他的一切都拋在腦後。

前幾年,發生了一場“大學生馬家爵殺人案”在全社會鬧得沸沸揚揚。教育界展開了一場大討論。本來是一個“天之驕子”,可以有美好的前途,為什麼會在一瞬間變成殘忍的凶手?世人也為之震驚。

馬家爵本來是廣西一個小山村裏的乖娃子。在鄉親們的印象裏他是一個內向、好學的好孩子。他們怎麼也不可能把這樣的一個孩子和“殺人犯”聯係在一起。可是,這終究是事實。

經了解,馬家爵是那個家族裏的老小。依照老規矩,他算是家裏的寶貝。親戚們也都寵著他、慣著他,再加上他聰明好學,大家更是為有這樣一個寶貝而喜不自禁。所以他雖然生活在小山村,但一直都沒受過什麼打擊。在別的孩子眼裏,他更是優越得令人羨慕。考上大學之後,他才發現他很窮,許多條件都與別人有太大的差距。這種感覺使他的心理形成極大的自卑感。他變得孤僻、冷漠、易怒、嫉妒,甚至無法控製自己的不良情緒,終於在一次玩撲克過程中,同學的幾句話就讓他心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並做出殺人、肢解屍體的事。

從上麵兩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心態上的消極因素占主導地位時,會給一個人的行動造成很大的影響。做任何事都不能太情緒化,特別是年輕人。因為年輕氣盛,許多人都容易暴躁而難以自製。但人在年輕的時候正是可以大有作為、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心態,光明的前途就將與你無緣。

可見,心態對人的前途是影響巨大的。一個人隻有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無懼生活中的困難,才能始終堅定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擁有美好的前途。

成功需要好心態

通常情況下,如果心態積極,就能以某種方式把內心中最常出現的想法轉化成事實;如果一個人預料自己會失敗,他當然就會得此惡果;如果一個人總要在機會裏發現一些消極、負麵的事,那麼他所做的事也無法積極順利地完成。

有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心態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這位心理學家讓幾名學生穿過一間黑暗的房間。接著,心理學家打開房間裏的一盞燈。在昏黃如燭的燈光下,當學生們看清楚房間的布置後,不禁嚇了一身冷汗。

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麵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裏蠕動著各種毒蛇。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走過來的。

當心理學家讓他們再次走過這座橋時,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沉默著不願主動過橋。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有三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學生一上去,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學生幹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瞬間,房間裏又亮了幾盞燈。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橋的下方裝著一道顏色極暗淡的安全網,隻是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

“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通過這座小橋?”心理學家大聲地問。

仍舊沒有人作聲。

“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呢?”心理學家接著問道。

“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們驚恐地問。

心理學家笑了:“我們的實驗結束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可見,心態對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的確,心態對一個人的行為有著極大的影響。消極的心態隻會產生消極的思想。而消極的思想一旦占據了大腦,我們就會對即將要做的事情失去信心,從而導致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失敗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