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財富的源頭在哪裏?惟有頭腦中擁有正確觀念的人,惟有擁有先進的創新理念的人,才能找到財富的源頭。《點石成金的“魔杖”》提出了財富的源頭問題,思路決定財路,富腦袋等於富口袋,管人管財雙管齊下等重要的理念,是觀念的變革與深思,是點石成金的“魔杖”!是您前行道路上的指明燈!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在緊張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人都在探索尋覓著財富的源頭。沒有遠見的人隻看到眼前的、摸得著的、手邊的東西,難以找到財富的源頭;那些狂妄地要將整個世界攬入懷中的人也未必探尋到財富的源頭。惟有頭腦中擁有正確觀念的人,才能找到財富的源頭。
希望集團的誕生與輝煌
21世紀是一個嶄新的世紀,它既是一個“經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經濟,這一推動人類發展的原動力,己被時代推到了曆史的最前端。
世界上,惟一不變的東西就是一切都在變化。的確,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人們的追求觀念也在更新著。昔日,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時代呼喚的英雄是那些衝鋒陷陣,不怕死的勇士們;而在當今時代,人們的眼光移向那些角逐商海,呼風喚雨的弄潮兒身上。
目前,世界正處於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騰起,為高科技人員的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充滿著創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在更新,在更新後的思維觀念的誘發下:人們產生了“嫦娥奔月”的夢想,發明了人造衛星、宇宙飛船;人們產生了“龍宮探寶”的夢想,發展了海洋科技、生物技術;產生了破譯“生命天書”的夢想,全世界聯合起來共同描繪基因圖譜……正因為有了夢想,計算計才才從龐大變得小巧;正因為有了夢想,比爾·蓋茨才可以創造出可敵國的財富。
總之,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高科技的創新,經濟製度的變革,孕育了一個需要創業的時代。適應時代的發展,響應社會變革的召喚,每一個有望實現自己價值,發揮自己才能的人都應在這樣一個時代的大舞台上一顯身手,創一番事業,做一個老板。
“農村正在進行改革,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的人,應該投身到這場改革中去,千年不遇的大好時機趁著年輕,趁著我們還有一股子拚勁,有不算笨的腦子,大幹一場吧!可不能錯過這好機會啊!”心有靈犀一點通,劉家四兄弟想到了一起。在這種“大幹一場”的思維觀念的引導之下,劉氏兄弟就下海經起了商。劉氏的創業之路,在探索中延伸。他們首先選擇的是養鵪鶉,接下來他們又選擇了養雞、養豬。
經過一番摸索,劉氏兄弟毅然將全部精力、物力集中到了飼料上,創辦了“希望牌”飼料。盡管他們選擇的那條路,經過了無數次的思考探索認為行的通,可當走起來,還是不能順利。
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許多人紛紛下海,自然,對手又增多了,真可“是機遇,也有挑戰”。劉氏麵臨的困難,遠不隻這些。許多外國飼料商打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城鄉鋪天蓋地地傾銷國外的產品。曾有份統計顯示,至1990年,我國興建的中外合資飼料企業就達二三十家,幾乎遍布全國各個大中城市,僅一個跨國集團企業從我國大陸每年從飼料上賺去上億元。麵對這種“場景”,與劉氏兄弟一樣經營飼料的同行者,痛心不已,許多都調轉了馬頭。
每一個飼料商都在望著這些洋字號的產品向我國農村滲透,從根本上動搖了我國延續上千年的飼養方式與飼料結構。這的確是對我國民族飼料工業的挑戰,甚至是嚴重的威脅。劉氏兄弟卻有著獨到的慧眼,他們認為這種形勢也是,對我國飼料業、養殖業的一種促進。無論怎麼說,這種洋字號飼料確實代表著一種現代科學技術的結晶,否則,也不會在我國各地走俏的。與洋字號飼料走俏的同時,一家家國有或集體的飼料工廠減產、虧損、轉產,甚至倒閉。這就是殘酷的競爭,劉氏兄弟陷入了深思……
在這片硝煙未盡的飼料“侵略戰”後的廢墟上,劉氏兄弟回憶起了創辦“希望牌”飼料的場景:在開辦良種雞場時,就曾進行了飼料研製工作。他專門養了100多頭豬,用以試驗,實邀請了國內的著名專家學者共同研究飼料的配方。在研製過程中,發現了“氨基酚”是國際畜禽飼料的營養成分之一,國內生產的飼料,尚無這種原料,當時劉氏兄弟就十分希望使用這一原料,但是國內沒有。直到飼料“侵略之戰”打響後,才得知前幾年省裏進口了一批氨基酸原料堆放在倉庫中,卻無人問津。於是劉家兄弟派人去把這批氨基酸買來,投入到試驗當中。
內行都明白,研製新型乳豬飼料一般離不了魚粉。但國內廠家生產的魚粉質不達標,而進口的成本又太高,很可能這就是在這場飼料之戰上,國有或集體飼料工廠戰敗的根本原因。這個難題如何解決呢?劉永好最先想到了一個方法,通過劉氏兄弟的其他人同意,就用當地的“蠶蛹”代替。雖然蠶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可否代替魚粉,還不敢肯定。於是請來了研究人員,一起試驗。反複試驗之後,把蠶蛹幹粉與魚粉混用,已十分接近全魚粉,這樣成本大大降低了。
為了進一步提高飼料競爭力,劉永好決定,提高乳豬飼料轉化率和乳豬的日增重量,又投資進行試驗。劉氏兄弟腦子靈活,由蠶蛹又聯想到了用奶品公司的奶液下腳料及部分工業奶粉進行科學配方來提高乳豬飼料的消化率,又經過多次試驗,而證實可行。這樣,生產的飼料質量上去了,成本下來了,可謂物美價廉,怎能不受消費者的歡迎?
劉氏看到了曙光,繼續前進著。
加拿大的飼料考察團來華考察,曾在劉氏的希望飼料廠參觀,對劉氏的創舉感到驚訝,並稱之為“世界一流”!
劉氏兄弟關於鵪鶉育種和家畜飼料的報告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稱讚與評價,從而也為他們的事業打開了方便之門。經過多年的拚搏與競爭,“希望”終於在競爭中開辟了堅實的根據地,他們把民族飼料工業的牌子打出來了,他們由此獲得了:“中華飼料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