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經濟仍然很不穩定,地緣政治風險還在--比如半島危機,中東、烏克蘭等,中國經濟下滑趨勢起碼在上半年看不到逆轉,因此,大宗商品市場包括能源品市場還會處於低迷狀態中,尤其是中國連續發生股災之後,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強。美聯儲再度加息必須謹慎,不要忘記蝴蝶的翅膀,在南美洲的一個小國開始煽動,也會影響到全世界,更何況這一次搧翅膀的是中國!
歐元區經濟仍然處於平穩複蘇中,但其間不斷有不和諧的聲音發出,比如希臘債務危機其實是無解的,現在又添了一個難民問題。鑒於此,歐洲央行是不敢輕易地結束QE的,很可能還要加碼,由此導致歐美央行貨幣政策差異擴大。
目前看,美國不希望美元繼續保持超級強勢,美國政府幾次與中國溝通,即是幫助人民幣彙率企穩,也是幫助美元適度回調!但這種回調可能被市場利用,於是再度出現“群狼圍餓虎”的景象,導致美元指數巨大波動。但我認為,美元指數重返100大關仍然是2016年的大概率事件!
2016年是美元指數包括全球外彙市場巨大波動的一年,人民幣彙率名義上仍然緊盯美元,但已經不是“緊跟美元,你升我也升,你貶我也貶”,而是有時候跟隨,有時候相反!觀察人民幣彙率與美元指數的關係,需要有新的視角,新的方法!即美元指數是因為什麼而動?因為“群狼圍餓虎”而動,人民幣彙率與美元同方向。因為美元自身原因而動,人民幣彙率與美元反方向!比如,2016年2月3日,美元由於美聯儲官員杜德利的鴿派言論而大跌,人民幣彙率與美元指數反方向。
2016年是人民幣國際化能否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一年,人民幣彙率市場或曰外彙市場建立的關鍵年度也在這一年,因此,人民幣彙率會有較大幅度起伏波動。在離岸人民幣彙率下跌接近10%以後,中國央行聯合全球央行做了幹預,美元主動回撤,相對減輕了人民幣彙率下行壓力。但人民幣彙率向下調整的趨勢是既定的,非美貨幣弱勢趨勢也是既定的,這一點會在2016年階次體現,因此,人民幣彙率會一會跟隨非美貨幣調整,一會跟隨美元指數上升,反過來,也會導致美元指數的大幅度波動。
首先是美元指數第一大貨幣歐元,還要下行--不要以為群狼圍餓虎,歐元打先鋒。這種現象是暫時的,階段性的,歐元區經濟不穩定,必然導致歐洲央行在2016年繼續釋放貨幣寬鬆。歐元長期擔綱非美貨幣的領頭羊,率隊攻擊美元,因此,它的貨幣政策背景至關重要,一旦歐洲央行再度寬鬆,它的下跌趨勢是比較大的。這也是2016年外彙市場波動率加大的因素之一。
另一個主要貨幣就是日元了,它是美元的小兄弟,也是美元的“麻煩製造者”。2016年初,我們再度領教日元板塊的暴漲暴跌,同時對日元的性質應該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日元就是“炒作型”貨幣:2016年初,日元板塊因為美聯儲加息而顯著走強的,這一點市場有些出乎意料。其實日元走強的主要因素是三點:美聯儲加息周期預期在全球投資者看來是假招子,起碼不是那麼可怕;美元已經走強近一年,該回調了;既然美元指數很可能在100上方見頂,做空日元的投資者也要適度減倉了;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安倍經濟學主旨的轉移:既要考慮通過貨幣寬鬆刺激日本經濟,同時要考慮人民幣入籃後對亞洲貨幣的影響,日元必須適度示強,而不是示弱。兩方麵掣肘,日元震蕩加劇。
以往市場解讀安倍經濟學主要是從貨幣政策角度,似乎追求超寬鬆是安倍經濟學的主旨,依據是,超低的彙率水平將為日本製造業獲得競爭優勢。錯了。缺乏戰略高度,也缺乏對市場的理解!依據傳統經濟學理論得出的貨幣運行趨勢方向往往是錯誤的:極低的利率彙率的確有助於實體經濟複興,但它也可能摧毀創新經濟。一個以創新經濟為主體的國家是不會很在乎利率彙率是不是具有“低價競爭”優勢,更何況,日元距離超強,還有很大距離,起碼對炒作者來說,空間不大。有些資料顯示,日本經濟中創新經濟占比已經超過美國,是全球第一,尤其是模仿創新。這個資料未必是權威的,但可以被參考;第三個因素可能更重要,那就是中國,是人民幣走向世界時時刻刻威脅著日元。不要忘記,人民幣距離真正“入籃”還有幾個月時間,在人民幣準備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考察的這幾個月中,日元將與人民幣進行較量--誰更穩定,誰更有資格做亞洲老大,排行世界老三。這個較量是隱蔽的,但在兩國央行官員的心中,那是情節,恐怕在安倍和日本人心裏,更是情節。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