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未來人民幣資產靠什麼定價(2 / 2)

好辦,一方麵,創新勞動創造了足以讓更多的人不勞動的財富條件,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成為創新勞動者,創新勞動是源源不斷的;一方麵人類的平均壽命大幅度延長,另一方麵,需要被“養活”的不勞動者越來越多,沒關係,靠積累,靠虛擬金融市場實現儲備勞動力價值的保值增值。勞動力價值能夠通過虛擬金融市場實現跨越“時間”的代際交換,一個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可能要與其孫子輩進行價值交換--虛擬金融市場的作用凸顯而出。

今天的世界已經不能各自閉關自守了,“閉關自守”的世界已近終結,經濟全球化使商品交換、勞務交換(實質是勞動力價值交換)在全球各國進行成為新常態,由此演進,各國都會提出購買它國創新知識產權以及擁有創新產權的資產的要求,兼並重組出現全球化趨勢。以前的(國家主權)貨幣所帶有的強烈國家印記已經受到考驗,貨幣僅僅與現實勞動力價值交換相關聯的理論受到考驗。傳統貨幣隻是用來衡量本國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現在的貨幣則要用來計量不同國家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以前的貨幣彙率定價與資產無關,未來將成為“主線”。

用什麼貨幣去計量不同國家勞動者所生產的商品中所內涵的勞動力價值呢--貨幣異化理論產生了,用什麼貨幣去計量不同國家的資產價值呢?貨幣需要“跨越空間、時間去計量勞動力價值”,需要流通在實體經濟與虛擬金融市場的兩個水庫之間,它不僅是國際貿易的媒介,也是全球資產買賣的價值尺度,彙率理論應運而生。國際金融市場需要穩定器,國際貨幣體係應運而生,大國貨幣彙率主導國際市場的時代到來了。

在新經濟時代,人類交換的不僅是商品,勞務,還要交換能夠生產商品的資產,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些資產因為負載著創新勞動而會不斷地升值,有些資產因為已經沒有創新價值而逐漸成為負資產,由此引發資產市場價格波動--股市波動的理論根據在此。新經濟時代,貨幣不僅要考慮計量產品、計量商品的勞動力價值嗎,還要考慮計量資產,這個資產的買賣對象不僅是貨幣流通的“國界”內的國民,還包括“國界”以外的“公民”。貨幣彙率公民化的時代到來了。

如此複雜的交換如何定價?如果我們考慮到勞動力價值的跨時空計量,就不能不考慮到儲備資產的計量,有些資產雖然不能產生現實的GDP,但它也有價值,有些資產“凝結”的勞動力價值很小,但卻能創造巨大的勞動力價值。比如股票市場背後的資產,可以通過不斷地兼並重組,收購創新資產。“兩個水庫理論”理論的重要性恰恰在這裏;既然考慮到貨幣資產的計量,就不可能不考慮到資產市場的定價,股票市場表麵上看是在買賣股票,實質卻是購買資產,外彙市場似乎與資產無關,但所有的跨越國界進行的資產買賣都必須通過外彙市場(先兌換資產國貨幣),於是,實體經濟與虛擬金融市場密不可分,現代虛擬金融市場理論應運而生;如果我們考慮到終於有一天,全球的資產市場都被聯通,金融市場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現代貨幣,不僅要計量勞動力價值,不僅要計量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勞動力價值,而且要計量全世界營運資產、儲備資產的價值,能夠計量它們的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貨幣,更不是古代的貨幣(貝殼或者金銀),而是彙率,尤其是未來的彙率。

彙率是跨時空計量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尺度,也是跨時空計量各國資產(處於升值趨勢還是貶值趨勢)的價值尺度!

啥叫資產市場?它一方麵是能過生產具有使用價值商品的固定資產,同時也是儲備勞動力價值的虛擬金融資產。貨幣要來計量它,必然要受到全球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更會受到“貶值資產”“淘汰資產”與“朝陽資產”“創新資產”相互博弈此消彼長的影響。這個市場的波動率為什麼很大,根源在這裏。傳統的貨幣已經無法計量變化無常的全球資產市場,最敏感的計量工具就是國際貨幣,或曰彙率。

中國的人民幣資產如何定價,光有股票市場是不行的,在人民幣國際化後更不行。首先是人民幣定價,彙率定價。很多人都希望中國擁有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定價權,定什麼價?首先是人民幣資產的定價。人民幣不成為國際貨幣,啥權都不會有,人民幣不能自由買賣,人民幣資產就不能自由買賣,定價權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