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全世界的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郎等等,雖然名曰完全自由浮動,但政府背後的那隻手從來沒有停止過幹預,比方說,日本一方麵說希望人民幣彙率穩定,也相信人民幣彙率能夠穩定,但它卻在2016年1月28日對全球金融市場進行突然襲擊,宣布日本將再度實行負利率。
國家幹預,在現代市場經濟,尤其是金融市場全球化時代可能更加重要。因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尤其是重要國家的貨幣,已經不完全屬於“母國”,它的波動很可能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更大,比如2016年初的人民幣彙率--國內物價絲毫不動,全球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感覺到很大壓力--旅遊人口大幅度減少。以前,我們每年都看到,美國政府總是評估其它國家政府是不是在幹預彙率,它總是指責別的國家,尤其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包括中國,隨時會給這些國家的政府帶上大帽子:幹預彙率太多。但這一次,它無話可說--眼看著人民幣彙率急跌,然後通過強力幹預,企穩,它僅僅打了一個電話,希望人民幣彙率不要大幅度貶值。
中國用實踐證明:完全沒有國家幹預,單靠市場自發作用,很可能受到市場“人性不確定性的”攻擊,由於人的非理性、片麵,也可能是預見,市場在很多時候是無序的,信號也是錯誤的。當出現失衡的時候,尤其是出現危機隱患的時候,政府必須幹預,而且要提前幹預,預期幹預,聯合全世界共同幹預。這是危機管控的關鍵點,也是金融市場全球化的必然。這一點,通過2016年初人民幣彙率大幅度波動的實踐,各國看得很清楚。沒有國家幹預,金融危機難以避免,實體經濟也將受到極大傷害。一個國家受損失,尤其是大國出問題,全球經濟都會受影響。對市場的異動,尤其是操縱市場的行為,不僅受害國家要幹預,全球各國還要聯合幹預,這也是金融市場全球化的題中之義。
中國根據自身實踐,既有付出,也結交了朋友,過去幾年通過不斷地買入西方國家債券的行為幫助這些國家克服經濟危機、走出金融危機,嚴格地講,這種行為也是幹預!正是由於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做了大量工作,買了大量美債、歐債,先是歐元區感恩了,隨後美國也被說服,日本英國隻能跟著走,最後集體承認:彙率有“管理的自由浮動”也是自由浮動,也是市場經濟,政府規劃、預期監管永遠都是市場經濟的必要補充,是政府的責任。
換句話說,它們終於承認習近平主席強調的一句話:既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也必須更好地管理市場,尤其是監管。這不僅是中國經驗,也是全球經濟未來的遊戲規則。中國一定要搞市場經濟,但同時也明確地告訴世界:沒有完全的市場經濟!西方經濟學必須修正!中國如何改變世界,人民幣如何改變世界?人民幣能夠加入SDR已經說明。
當然,人民幣絕不會固步自封。中國領導人已在非常多的國際場合公開表示,中國將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變,今後深化改革,對外開放都將以人民幣加入SDR為新的起點。可以設想:如果中國堅持(混合所有製)改革,不斷地開放市場、建立市場--尤其是外彙市場、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彙率製度。
2016年10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接納人民幣為“特別提款權”後,中國將與西方國家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經濟全球化將進而演變為金融市場全球化貨幣--世界將大變。今後,東西方文明的競爭,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競爭將由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再難起衝突,世界將更加穩定,和平發展將成為絕大多數國家的自主選擇,人類社會最大的成本支出(防範戰爭的支出)將極大地削減,全球經濟的創新點將以更快的速度擴散,實體經濟發展的速度將更快。
毫無疑問,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是有利的,對世界和人類社會也是有利的。這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帶給世界的最好禮物--人民幣將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