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福一見,頭暈目眩,猛地撲倒在石碑上,這難道就是光緒的人頭?他果真被於鶯曉殺害了。尹福抱起人頭,血肉模糊,不能辨認,淚如泉湧……
尹福一生極少失聲痛哭,他唯一的一次失聲痛哭是在慈母去世之後,而此次是第二次,他同情光緒,了解這個欲有所作為而幽閉的皇帝,他和光緒結識8年多,了解他的為人,他的思想,他的宿願,他的處境和遭遇……
他不具有秦始皇的暴戾,相反釀成了他懦弱的性格,導致了鬱鬱不得誌的悲劇。他沒有劉邦的狡詐,這種書卷氣使他缺少政治家必要的鐵腕。他缺乏唐太宗的豪氣和才氣,優柔寡斷和思前顧後,使他遺恨終生。他也沒有康熙帝的膽略和氣度,他隻不過是一個耽於空想的書生。
他是一個弱者,空戴著皇帝的桂冠,留下許多傳奇故事。
他與珍主的愛情,曾給予他人生的希望,而當這位美麗善於思考的少女沉泡水底之後,他人生的希望全部破滅了。他就像一具軀殼,橫陳於世,默默地耗著青春,耗著生命……
尹福自小便對倚強仗勢欺負弱者的行為憤恨不已,他多次仗義挺身,懲治惡霸凶痞,為民除害。他曾為多少饑寒交迫者慷慨解囊,為受辱挨屈的人們伸張正義。他是一位極富正義感的武術家,在京都俠名遠揚。自從進宮擔任光緒帝的武術教師後,才逐漸了解這個皇帝的苦衷和內心世界。以前他這個出身布衣世家的下層勞動者,對權貴不屑一顧。他是受師父董海川的委托才到肅王府任護衛總管,本著弘揚八卦掌的宗旨到皇家授拳,沒想光緒也想試學八卦掌以健身壯體,無奈,他又成為光緒的武術教師。在與光緒相處的日子裏,他漸漸熟認了這個欲想富國強民的年輕皇帝的苦心,因此尹福也想成為皇帝的左臂右膀,專心護衛皇帝,唯恐他被政敵吞掉。戊戌變法初期,尹福受光緒指引也曾到康有為主辦的強學會聽過演講,尹福也聽過翁同和先生慷慨激昂的說教,他覺得中國應當趕上時代的潮流,學習外國的先進東西,使國家壯大起來,振奮起來,皇帝應當是好皇帝,民眾應當是好民眾,市民有活兒幹,農民有田種,大家有衣穿,有飯吃,不許人欺負人,更不許洋人在中國橫行霸道……
基於這種思想,他同情皇上,憎恨太後。太後的頑固、專製、驕橫,使尹福憤懣,他覺得太後就像一具腐朽的僵屍,躺在中國人前進的道路上,他覺得太後的雙眼就像一對深潭,深不可測,皇上陷在深潭裏不能自拔。以前他曾萌生刺殺太後的念頭,但是被皇上勸阻了,皇上不敢殺這個垂簾聽政的魔鬼,他不忍看到全國大亂,他想用天真的語言勸說這位老婦人光榮退隱。尹福想起師父董海川當年忍下奇恥大辱,受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派遣,割閹棲身王府,伺機刺殺鹹豐皇帝,造成清廷大亂,以解救太平天國之危。董先師失去了一次次接近鹹豐帝的機會,以後太平天國失敗,天王洪秀全服毒自殺,鐵拐道人郭濟元千裏迢迢趕到北京,速告董先師,刺殺使命停止,董海川以後抑鬱而終。是啊,刺殺一個鹹豐皇帝又有何用,曆史又會造就一個新的鹹豐,新的統治者。
尹福正在痛哭,忽聽下麵有人嗤嗤地笑,他十分驚異,叫道:“什麼人在下麵?”
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尹爺,不要哭了,那不是皇上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