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答謝中書書(1 / 1)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丹陽秣陵(今南京市)人,自幼讀書,弱冠為劉宋諸王的侍讀,到了齊朝,又辭祿隱居於茅山。梁朝時,累次征召,不肯出仕,朝有大事輒遣人諮詢,時號“山中宰相”。這一篇是他寫給梁武帝(蕭衍)重臣中書鴻臚謝微的回信,談了江南的山水之美,表述了矯貪厲競之意,表現了作者所以樂棲山中的奧妙情懷。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1],沈鱗競躍[2]。實是欲界之仙都[3]。自康樂以來[4],未複有能與其奇者[5]。

[1]夕日欲頹:夕陽就要落山。

[2]沈鱗:沉潛於水中的魚。競躍:爭先躍出。

[3]欲界:佛教認為,人間屬於欲界,眾生耽於食、色、眠諸欲。仙都:仙人居住的地方,欲界之仙都,猶今言人間天堂。

[4]康樂:指謝靈運。他在東晉時封康樂公,一生喜歡遊山玩水。

[5]與(yù):參與,投身其中。奇:奇妙的山水風光。

這段關於山水風光的描摹文字最大的特色是把對山川之美的展示與作者對世俗厭棄情感的抒發結合在一起。表麵上是描寫刻畫山水風物,實際上是抒寫作者的人生態度。他追求的是欲界之仙都,他膜拜的人物是遊山玩水的謝靈運,因而希望人間再出一位康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