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昌:興旺。
[25]渾然:不辨是非。同惑:一起糊塗。
[26]孰溫孰涼:哪個溫,哪個涼呢?溫、涼,喻指是非、好壞。
[27]邪夫:奸邪之人。顯進:顯達,高升。
[28]直士:正直之人。幽藏:隱退,埋沒。
[29]原:追究。斯瘼(mò):此病。攸興:所興,即所以興起的原因。攸,所。
[30]匪賢:不賢良。不是賢良之人。
[31]女謁(yè):寵妃與宦官。掩:遮蔽。
[32]近習:接近皇帝、親近皇帝的人。秉威權:握持權力。
[33]所好(hào):所愛好者。鑽(zuàn)皮:喻千方百計尋找。
[34]所惡(wù):厭惡的人。洗垢求瘢:喻吹毛求疵,無中生有。
[35]竭誠盡忠:竭盡所能,獻納忠誠。
[36]絕:同絕險,特別艱險。靡緣:不可攀援。
[37]九重:喻指君門。啟:打開。
[38]狺狺(yīn):犬吠聲。
[39]安危亡於旦夕:一時之間安然麵對危亡。
[40]肆嗜欲:放縱貪欲。
[41]奚異:哪有什麼不同。涉海失:要渡過大海卻沒有船舵。,同舵。
[42]積薪:堆積柴草。
[43]榮納:受寵榮,被接納。閃揄(yú):佞邪貌。
[44]蚩妍(chíyán):醜與美,蚩,同媸。
[45]法禁:法律禁令。屈撓:屈折。比喻遭到破壞。
[46]恩澤:恩惠。逮:及。
[47]寧:寧可,寧願。荒歲:荒年。
[48]乘理:順理,得理。
[49]匪存:不存在,謂死亡。
[50]秦客:同於下文的魯生,皆作者假托的人物。
[51]俟:等待。
[52]延:長。
[53]激靡草:吹動細小的草。比喻趨炎附勢。
[54]稱賢:被稱為賢達。
[55]文籍滿腹:滿肚子學問。
[56]囊:口袋。
[57]伊優:逢迎諂媚貌。北堂:麵南之房屋,富貴者所居。
[58]抗髒:剛直之人。倚門邊:謂不得進身。
[59]係:接著。
[60]咳唾自成珠:唾沫也自成珍珠,喻得勢者總有人抬舉。
[61]被(pí)褐:穿粗布衣裳的人。懷金玉:懷抱金玉,喻其有德有才。
[62]蘭蕙化芻:香草也變成了喂牲口的雜草。
[63]獨悟:獨自覺醒。
[64]群愚:眾多愚蠢的人。
[65]分(fèn):本分,命運。
[66]空馳驅:白白奔走。
該賦表現了作者對當代社會的極端不滿與批判。文章先從曆史的比較入手,謂“秦漢”時代是比“春秋”“戰國”更加怨酷的社會。接著揭露了該社會的種種醜惡現象,又尋找到社會腐敗的根源是“執政匪賢”。是“女謁”和“近習”蒙蔽君王、“秉其威權”造成的,這就說到了東漢後期腐敗政治的要害之處。最後,作者表示了與此社會“誓不兩立”的態度。可惜他又拿命運來搪塞,表現了封建文人反封建難以徹底的性質。
在藝術上,該賦不論是揭示社會病態,還是尋找根源、表示態度都運用對比手法,列舉賢愚、好醜的不同狀況,表現了作者的愛憎態度。文章末尾的“秦客”、“魯生”則是漢賦中常用的假托人物,他們的態度應是作者觀念的延伸。還有,本賦感情憤激,語言質直,在歌功頌德盛行的漢代,是十分少見的批判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