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全文詩的題材與內容(3 / 3)

再往深思考一下:這“高城”是否就是我們先人的第一站地?恐也不是。盂縣縣名的得名難道真的是因為地貌像“盂”?再沒有其他曆史淵源?

詩中往往存史,武全文詩亦如此。

4.為數眾多的紀遊詩

武全文的山水田園詩,實際上大多數也屬於紀遊詩,他並不像陶淵明那樣專寫山水田園。

(1)內容

①模山範水。描繪水光山色,自然狀態,是一個內容。如《信陽道中》:

累累林丘曲曲灣,參差人影路如環。

行來密樹參疏樹,轉入連山出斷山。

緊扣環境特點,使景如在目前。

②詠史懷古。武全文的紀遊詩往往如此,請看《井陘道中》:

策馬出榆關,東走井陘道。

誰人解談兵,莫遣淮陰笑。

但有史存,他總會攝入詩篇內。

③抒發感慨。他在紀遊詩中,也不忘抒情,如《抵都》:

萬國車書擁帝京,千門烽火總無驚。

白頭翻笑遼東豕,輒向滇池敢弄兵。

以上三方麵內容,他常常會兩者或三者結合在一詩中,如《過祁》:

攜仆西來鶴影孤,鉛刀未試曆名都。

馬前仰止高風在,猶憶祁封老大夫。

這首詩,又寓抒情於懷古中。

(2)特點

①寫風景多,寫風俗少;

②與吊古相結合。

究其原因,他似乎要盡量避開現實生活。

③缺點

武全文的紀遊詩,在內容上有一個缺點,是:謁古廟、祭名墓、訪故居、尋遺址、慰山長、赴宴席之類不易開掘積極意義的題材太多,事實上也沒有開掘出新的意境。

(3)目的

從表麵看,武全文寫這麼多紀遊詩,是消遣。細考察,卻不見得。至少有下麵幾個目的:

①養精蓄銳,以備大幹;

②聯絡感情,以便利用;

③震懾下級,以期統領;

④炫耀才情,以利升遷。

5.時出新意的詠史詩

(1)內容

主要是:

①有詠曆史事件者,如:赤壁之戰;

②有詠曆史人物者,如郭子儀、楊貴妃;

③有詠曆史遺跡者,如:古都、古關;

④有詠曆史遺物者,如:古畫、古鍾;

⑤有詠寺廟之類者,如:堯都廟等。

(2)形式

這些內容,有專題吟詠者,也有兩三個合詠者,也有見於山水詩、紀遊詩中者。

最有特色者,是《史問》十八首,形式上采用組詩的形式,吟詠方式上采用質疑的方式,為中國古代詠史詩中罕見。

(3)特點

①有自出新意者,如《赤壁》:

赤壁江濤湧,千年殺氣橫。

雄兵饒百萬,不敵一書生。

②也有平庸者,如《登岱》:

生為男子居中國,若個有緣登泰山。

高踞東維淩四嶽,此身不解在人寰。

現將他的《史問》十八首,擇錄幾首如下:

問臥龍:

茅廬猶未出,預把三分付。

不識漢家鼎,依然留得住。

問太真:

行酒敢不飲,太真即席嗬。

假饒一飲盡,當如錢鳳何?

問安石:

圍棋頻賭墅,遺局猶未殘。

若非先一著,隻作袖手觀。

問菜公:

天子親臨陣,敵人傾國來。

緣何臥榻內,鼾聲卻如雷?

問文山:

坐臥一小樓,臣身有如寄。

縱使黃冠歸,歸來複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