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劉翔在奧運會上奪冠,中國沸騰了,這是中國乃至亞洲在世界田徑賽上的突破和裏程碑。劉翔成為時代英雄,身價上億元,廣告商青睞,中國自豪,亞洲自豪,世界矚目。榮譽、讚譽、羨慕鋪天蓋地。然而,緊接著在第二次參加奧運會時,卻由於身體原因黯然退賽,他的教練孫海平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痛哭失聲,無比傷感。刹那間攻擊者、嘲笑者勢如洪水,令劉翔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成功後的考驗更加嚴峻,你超越別人以前,沒有人會注意你,一旦你超越了別人,你就成為目標,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這種壓力下,劉翔和他的教練流下了痛苦的淚水,又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艱苦訓練的曆程。小小的跨欄,那是劉翔生命的高度,事業上永遠要麵對的障礙和平台。隻要在田徑場上,此生就無法躲避,就要不斷地超越,超越世界所有的跨欄名將,超越自己。
成功之後,對於自己的要求要更嚴格,目標要更高。成功之後的壓力、考驗、風險都使人們無法逃避,既然走上了這條道路,那麼就隻有往前衝了。
冰心道:“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明豔的成功之花,如不善待,也會很快枯萎。人們總是把目光盯向成功者,但是,成功之後,你必須更加成功,才不辜負人們的期待。
滿招損,謙受益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在一定環境和一定時間裏的成功。其實,跳開這個環境,會發現自己的成功實在算不了什麼。換個環境,把自己放到更大的環境裏,放到全國、全世界來比,自己的那點成功可以說不值得一提。不要說世界上,也不要說全國,就在你所在的領域裏,你的成功和別人比也實在存在許多差距。
而從曆史長河來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曆史上成功的人更加不勝其多,在曆史的岸邊任何成功者都會變得渺小。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自滿,不要停止追求成功的腳步。
蘇軾詩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當我們囿於自己的一點點成績,局限了我們的目光,好像感到自己很高大,很驕傲,這是無知的表現。一旦我們換一個角度,挪動幾步之後,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另外一種景象了,所有的自滿會蕩然無存。
莊子曾經講了一個寓意很深的寓言故事。秋天來了,成千上萬條河流都奔向黃河,一時間浩瀚無極,遙望河對岸的山崖之下,看不見牛馬,頗為壯觀。於是,河神洋洋自得,自以為寬闊無邊,無比壯麗。順著水流向東到了北海。向東遙望,茫茫無際,沒有盡頭。河神突然感到自己是多麼渺小啊,感慨地說:“知道了一些道理,就自以為別人不如他,我就是這樣的人啊。如果不是親自看到你的浩大,還不知道自己的淺薄,真貽笑大方了。”北海神說:“井底之蛙,不可以給他談大海;生活在夏天的蟲,不知道冬天有冰;無知而狂傲的人,不知道大道理。這是由於他們局限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千百條河流進入大海,大海從來沒有溢出。海水是無法計算的。由此可知,小小的我在天地之間,如同小小的石頭樹木在大山一樣;四海在天地之間,難道不像一塊石頭在太湖裏一樣嗎?整個國家在四海之內,難道不像一粒米在倉庫裏一樣的嗎?人與萬物相比,就如馬身上的毫毛一樣啊。我感到我很渺小,怎麼還會自大呢?”
河神自我感覺浩瀚無際,看到北海後自慚形穢,如此渺小,不知讓他望洋興歎的北海之神卻認為自己與天地四海比起來不值一提。河神看到自己的大,而不知自己的小,北海之神看到天地四海的大,明白自己如此的小。真是小不知道為小,大才知道自己為小。當一個人越是成功時,才越能夠認清自己,越感到自己的道路很長,很艱苦,隻有不自滿才能繼續走下去。反而,有了點小小的成功就得意忘形的人,是看不到自己的弱點的,也往往是很容易滿足的。
感到自己了不起,因為你沒有遇到更加強硬的對手;感到自己不含糊,是因為你隻是站到狹隘的範圍裏孤芳自賞。
自滿必然帶來失敗,謙虛必然帶來益處。自滿的人是不會進步的,反而很快會受到失敗的屈辱。有一個學生作為全市的高考狀元考上了北京某著名大學,受到人們的讚揚和羨慕。進入大學後,放棄了努力學習,而是成天上網玩遊戲。老師和他談話,他卻深陷網絡遊戲怎麼也聽不進去,第一學期考試竟然有兩門功課不及格。接下來他更放任了,甚至三個多月不上課,老師也找不見他,隻能到派出所找了。因為他上網錢不夠花盜劫被抓了。上了大學一年多竟然被開除了。
《易經》道:“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太陽到了中午就會偏西,月亮圓了就會發生月食。事物總是處於運動和變化之中,物極必反。
人生的動力是什麼?是一顆從不自滿永遠追求進取的心靈。
永不滿足
當我們成功時,也許隻有片刻的快樂,快樂之後必然帶來的是失意,成功也不過如此。
世界上不存在一次性的成功,而是一環扣一環的奮進,每一環都將人生推向更高的境界。
在科學上有一個發明,第二個發明還在等待著你。愛迪生一生有1024項發明,僅僅對於燈泡就做了1萬多次的試驗才成功。一個發明證明不了愛迪生的成就。在藝術界也是如此。一部戲走紅了,如果沒有下一部戲,觀眾很快就會忘記你;下一部戲如果演砸了,你還得再付出心血去奮鬥。偉大的藝術家一生塑造了眾多的形象,才會讓觀眾記住他。一部小說成名了,如果沒有下一部小說,讀者就把你忘記了。著名作家賈平凹從20多歲走上文壇開始,到如今僅長篇小說就推出了《浮躁》、《廢都》、《白夜》、《懷念狼》、《秦腔》、《古爐》等13部,其中《浮躁》1987年獲得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秦腔》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如果《浮躁》完成後停止寫作了,就不會獲得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文學發展的浪潮會早早把他拋棄。
成功隻是事業的開始,表明你才真正跨入了事業的軌道。成功不是萬事大吉,而是跨上戰馬開始出征。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每一個成功如同一個個珠子,穿起來才構成美好的人生。隻有一顆珠子的人,是如法打扮人生的,隻有一個成功也就不叫成功了。
在體育比賽的跑道上,最令人敬佩的也許不是跑在最前麵的人,而是能夠堅持跑到終點的人。體育比賽是刹那間的勝負,而人生是一生的勝負。你隻有不斷地往前走,成功的殿堂上才有你的位置,一旦停止努力,或者落後於人,你的位置就會被代替。
因此,當我們成功時,不要沉醉在成功的美酒裏,而是要迅速地調整心態,做好繼續奮鬥的準備。
首先正確分析形勢,明白優勢和劣勢,確定下一步的目標。其次,從全局出發,看待成績,尋找差距。再次,製訂確實可行的計劃,為實現下一個目標而努力。第四,新的環境和處境,必然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學習,完善自己。
人生的道路很長,不是一步兩步,而是征途漫漫,前路茫茫。一個人一步走好了是容易的,關鍵是每一步都要走好。
人生沒有最精彩,隻有更精彩。
人生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任何時候我們所做的事都不會是盡善盡美的,也不是無可挑剔的,總有努力的方向和空間,總有可以完善的地方。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一個發現接著一個發現,自然界的奧秘無窮無限,人類永遠不可能完全探索,所有的努力都是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小的進步,所有的發現也隻是滄海之一粟。
同樣,在人生的其他事業上也是如此。你在學業上有成績,還有人比你更優秀;你做企業做得好,還有更好的;你有一億元,別人有十億元。你寫了一部學術著作,別人寫了十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財富的終結者,是創造發明的終結者,每個人都是人類曆史的一分子。大浪淘沙,很快就會被曆史潮流推擁著消失。這是沒有盡頭的,就像自然數一樣,你永遠數不到最後一個數。
即使當你超越了所有的人(但這是不可能的),你還要超越你自己;即使你超越了你自己,你能超越時間嗎?能超越空間嗎?
人生短短的光陰,是不夠胸懷大誌的人們使用的,何況還要浪費呢?
人生是沒有滿足的,是不會有邊界的。隻要時間在繼續,事業就不會有終點。
真正的成功者,是不斷進取的人,是沒有最終目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