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保持內心的喜悅(3 / 3)

都當了副市長了,還有什麼不高興的?要知道有多少人把副市長作為一生的追求,有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

人們的不滿足帶來了不快樂,不快樂成為墮落的理由,最終走向了毀滅。

人生如同爬山,這座山是沒有峰頂的。世間的人,摩肩接踵匍匐在這座山上,遠遠望去,都是爬行的人。人們總是隻往上看不往下看,所以,總是日日夜夜,不停息地勞作。任何人都爬不到峰頂,如果不回頭的話,總是痛苦。因為這個峰頂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是那不滿足的心靈。

有個笑話,很能給人以啟發。說的是有個人,走在路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總想追上影子,就是追不到。他往前走,影子也往前走;他跑,影子也跑;他停下來,影子也停下來。他就是不服氣,一直追,從早晨追到晚上,影子越追越長,怎麼追也追不到。於是,整個人倒在了追尋自己影子的路上。快樂,其實就在我們的身上,就在當下,何必苦苦尋覓?

王瑞芳初中畢業後,為了弟弟妹妹上學,放棄學業走向社會。她先在一家商店打工,每天起早貪黑,一個月工資隻有500元。自己零花錢200元,剩下的積攢起來交給父母。她每天還堅持寫日記,有一次日記裏寫道:“今天我多賣了幾件衣服,真高興。”後來她當了一家公司的清潔工,每天打掃公司的樓道和前廳,灰塵飛揚,但是,她總是笑容滿麵。在別人看來,一個正值妙齡的女孩子當清潔工是丟臉的事情,她卻珍惜這份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她當清潔工之餘發揮寫作特長,給單位辦簡報,表現出色,被領導賞識,調到財務部門。麵對密密麻麻的數字,她頭大了,因為她從來就沒有接觸過財會工作。她就報考函授大學,自學會計課程。經過自學,考取了會計師職稱,下一個目標是注冊會計師。除此之外,她還學習開車,考取了駕照。艱難的生活,在她麵前,始終充滿著陽光。

我想,不悲觀,不失望,永遠有一顆快樂的心,對於未來充滿著希望,是她不斷進取的動力和幸福之源。擁有這樣的心態,積極作為,努力進取,王瑞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收獲理想的果實。

快樂地幹不快樂的事情

樂觀的人,把不快樂的日子變得輕鬆,把苦難的光陰變得甜美珍貴,把繁瑣的事變得簡單可行。

楊侯任某國有大型集團總經理助理,他總結道:“什麼叫高明?即使生活不快樂,你也要快樂;即使不得不做不快樂的事情,你也要快樂地做不快樂的事情。這就是高明。”

有時候,人生不得不麵對艱難,不得不麵對煩惱。當初,楊侯剛來集團時,雄心勃勃,想幹一番事業。他先前從事營銷工作,有著廣泛的客戶網絡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被評為“省十大青年企業家”。剛到新單位時,領導重用,讓他主管集團生產經營。楊侯帶領生產經營部和安全部等部門的人員,檢查工作,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力主集團在晉北建立營銷網絡,同時冒著暴風雪前去考察。他幹得風生水起,使單位的銷售收入達到了曆年最高水平。

正當這時,有些人坐不住了。嫉妒和閑話接踵而來。於是,領導安排他擔任遺留問題處理組組長。所謂遺留問題都是集團幾任領導遺留下來的難以處理的工作。涉及人事糾紛和多種原因,甚至是法律訴訟,幾任領導都沒有處理好。把這樣的難題交給他,明顯是用非其才,大材小用。可是領導已經決定了,也就隻好去做。有人為他鳴不平,有人為他叫屈,他一笑置之。他煩惱過,也痛苦過,但是,很快就想開了。他對我說:“人是為快樂而生活的,我要快樂地做不快樂的事情!”正是具有這樣的胸懷,他完成了領導交給的任務,並在半年後獲得了晉升,擔任了新的職務。

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哭,你對它笑它亦笑。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呢?

快樂是一種價值取向,在任何時候,特別是困難的情況下,也要發掘出生活閃光的一麵,尋找到生活的亮點。

許多人都碰到過這樣的事情,領導安排你幹的事情你不願意幹,有難度,甚至厭惡幹這種事情。但是,既然安排了決定了的事情,是無法更改的,與其愁眉苦臉地幹這件事,不如快快樂樂地幹,而且還要把不願意幹的事情幹得漂漂亮亮,幹到最好。這就是水平。

快樂是無條件的,不需要理由。

許多人實現了理想才快樂,不然就生氣;得到了愛情才快樂,不然就痛苦;得到了升遷才快樂,不然就要苦悶。明顯地違背了快樂的宗旨,違背了快樂的根本。

問題是,你生氣、痛苦、苦悶,對於你的理想、愛情、升遷有用嗎?抱有這種想法的人,首先他失去了眼前的快樂。其次,即使得到了理想、愛情、升遷,也不一定會快樂。因為,他的快樂觀點是錯誤的,他給快樂設置了條件。所有的事情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理想、愛情、升遷等概莫能外,往往持這種觀點的人,目光是“銳利”的、心靈是“敏感”的,雞蛋裏邊挑骨頭,最容易發現生活的不完美之處,所以,他的人生是痛苦的。

每天都要笑

曾經看到一家商店裏寫著幾個大字:今天你笑了嗎?

感受頗深,這句話也適用於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每天都要問自己:今天我快樂嗎?是啊,我們整日奔波,不分時辰,到處尋尋覓覓,沒有終止,卻把快樂給丟了。

醫學家研究,每個人每天笑15次,對健康極為有益,可以避免一般的疾病。我們都可以總結一下,每天笑了幾次,有意識地笑上15次。可惜的是,有的人恐怕一整天都沒有效果,始終板著個臉,像某些領導見了下級一樣。

趙總是某出版社的領導,單位剛成立時,千頭萬緒,不論業務上、人事上、外事上等,都需要他來處理。每天下班都是在晚上八九點以後。他確立的企業文化是“把工作當做事業,把單位當做家園”。經過短短幾年的努力,單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起初的缺乏流動資金,沒有車輛,到現在的躍居全國良好出版社,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他總結人生的體會時說:“不管事情再多,再煩惱,我早上一睜開眼,感覺到每一天都是新的,昨天的煩惱一掃而空,我要以快樂的心,信心百倍地迎接每一天。”他的成功靠的是什麼,就是一種樂觀主義的思想,今天已然成為昨天,明天還很遙遠,笑對生活,笑對艱難,笑對現在,笑對未來。

有一天,一個人來到佛祖前,問道:“尊敬的祖師,你居住在簡陋的茅棚裏,不遮風擋雨,生活簡陋,每天僅吃一頓飯,為什麼還這樣快樂?”

佛祖道:“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係當下,由此安詳。”

這句話道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諦:活在今天。

人們缺失快樂的原因,不是由於今天的所得所失,而是由於放不下昨天和明天。因為今天才剛剛開始,昨天的失去令人們追悔痛心,明天的不確定,讓人們擔心害怕。從而奪去了今天的歡樂,耽誤了今天的奮鬥,由此無法走向美好的明天。如此循環往複,人生每天都在痛苦和煩惱中度過。過去的已經過去,明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再說,何必想不開,把自己往煩惱中逼?所以,我們必須放下一切包袱,輕裝度過每一天。

有句話說,男子漢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這是一種身心的修養,意思是讓我們樂觀地看待生活,不要被任何困難和挫折嚇倒。

幸福喜歡和燦爛的笑臉相依

每個人都喜歡美麗,人什麼時候最美麗?當笑的時候,如春暖花開,祥雲繚繞,每一個笑著的人,臉上都有一片祥雲圍繞著,如果不相信的話,你仔細看看,肯定會發現。

快樂和幸福是會傳染的,如果你對別人笑,別人就會對你笑。如果你是一個部門的領導,帶著笑容上班,那麼這個部門的空氣就是流通的,每個員工身心都是愉悅的。

看看生活中的現象,足以給我們心靈的震撼。

凡是那些麵帶笑容、容光煥發的人,往往都是春風得意、事業有成的人。凡是終日愁眉深鎖、怏怏不樂的人,尋尋覓覓,淒淒慘慘戚戚,可可憐憐,都是事業無成、失意潦倒的人。快樂的人,看待生活中的挫折,認為是考驗,天要幸之,必先苦之;不快樂的人,擁有幸福也是一種痛苦,因為他疑神疑鬼,害怕幸福會失去。快樂的人看待淒風苦雨,突然間豪情萬丈,讓我在暴風雨中成長吧!不快樂的人聽到春雨綿綿,不是感到大地回春,生機盎然,而是有感落紅飄零,傷春悲秋。照這種思維,人生就沒有快樂的日子。

相學家看人的命運,喜歡看相,有道是印堂發亮,紫氣東來;又道是麵色發灰,恐怕有不測之禍。實際上,禍福之說,從人們對於生活的態度上就已經印證了。

邱吉爾非常具有幽默感,一次他到國會演講,一位女議員對他極為不滿,站起身來刻薄地說:“如果我是你太太,我一定想辦法把你毒死!”

邱吉爾聽後笑著說:“如果你是我太太,不必等到你毒死我,我會先把自己毒死!”

參加議會的人,頓時爆發出笑聲,接著是熱烈的掌聲。邱吉爾的幽默、樂觀,征服了與會的每個人。正是由於具有寬闊的胸懷和樂觀的精神,邱吉爾領導英國人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所以說,要有美好的人生,必須笑對生活;要實現理想、目標,必須笑對艱難;要擁有幸福,必須笑對一切。

因為,幸福喜歡和燦爛的笑容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