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葡萄牙皮雷斯使團來華及其中國觀(轉)(1 / 3)

1511年,9月,皮雷斯(佩雷斯)(Thomas

Pores)以藥材代理商的身份來到印度,受托篩選應發往葡萄牙的藥品。半年後,他又至馬六甲,擔任總督手下的商館秘書、會計師兼藥材管理官。

在皮雷士來中國之前,在馬六甲的一些葡萄牙人曾作過一次對中國的非正式的商業性訪問。柯爾薩利斯(AndrewCorsalis)在1515年

對此曾有記載:中國的商人從中國帶來麝香、大黃、珍珠、錫、瓷器、綢,以及其他各種紡織品,從馬六甲運走香料。他們是巧匠,但長相難看,眼睛小。有人說他

們和西方人具有相同的信仰,或部分相同的信仰,這是不確切的,他們是異教徒。去年,有葡萄牙人曾遠航去中國。他們未獲準上岸,因為中國人說讓外國人進入他

們的住處是違反他們的習俗的。但這些葡萄牙人賣貨獲了大利,他們運香料到中國和運到葡萄牙可以賺一樣多的錢。因為中國寒冷,他們大量使用調味品。[1]

1515年,他返回印度,並計劃返回葡萄牙。在此期間,他完成了《東方諸國記》一書。該書是16世紀歐洲第一部介紹中國的書籍。1516年1月,印度總督奉國王諭,在印度葡萄牙人中遣一大使去中國,因皮雷斯東方知識豐富而被選中。

1517年,皮雷斯作為葡萄牙國王的大使,由馬六甲總督菲爾南·安特拉德(Fernam

d’Andrade)滿載胡椒的船隊護送到達廣東。船隊受到中國人的優待,把大使和隨從人員接上岸都,賣了船上貨物後船隊駛回。廣東官員請求北京允許大使赴京。由於馬六甲國王向中國政府報告了葡萄牙人的強盜行為,北京政府一直猶豫不決。直到1519年末,才讓皮雷斯進京的命令才到達廣州。皮雷斯成為第一位進京的西方外交使節。

與此同時,馬六甲總督的弟弟西蒙·安特拉德(Simon

d’Andrade)從葡萄牙國王那裏弄到了一張與中國進行貿易的許可證,帶了一個船隊來到廣州。他與中國官員交往時,粗暴無禮,並在中國沿海進行搶劫和海盜行為。結果遭到中國艦隊的保衛和攻擊,多虧暴風雨的來臨才使其得以逃回馬六甲。

西蒙·安特拉德在中國海上的海盜行為,使皮雷斯和他的隨從人員被指責為間諜,被送回了廣東監禁起來。皮雷斯此後的情況至今不明,估計於1527年左右死在獄中。

明朝皇帝命令葡萄牙恢複馬六甲的先前政權,雙方關係完全斷絕,隻維持非官方的關係,商業貿易仍在增長和發展。葡萄牙人在中國口岸進行貿易的時候,曾獲得了倉庫及其代理商居住的地方。最早的居留地是福建泉州和寧波,但由於同當地居民發生糾紛和葡萄牙海船的劫掠行經,於1545年被逐出寧波,1594年被逐出泉州。1557年,葡萄牙人得到允許在廣州附近的澳門租賃土地和進行貿易。由於葡萄牙人是第一個從歐洲來的西方人,所以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裏,中國官員都認為他們比後來的英國人、荷蘭人更有資格值得重視。

皮雷斯的《東方諸國記》一書的原稿後散失,直至1937年9月才由葡萄牙學者科特桑(A.Cortesao)在法國國立圖書館內發現一抄本。1944年,該書作為英國哈克盧伊特學會叢書之一出版。書中的《中國》一節顯示了西方殖民者初來東方時對中國的狂妄無知。書中這樣寫道:

皮雷斯眼中的中國並不是一個值得西方尊敬的國家,其主要觀點如下:

1、中國人是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