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2 / 3)

打開一看,卻是一個美人,渾身無衣,隻有一柄紈遮在羞處。賜與和尚收下。又取了第二軸畫來,打開一看,乃是三個人。問和尚道:“是三個什麼人?”和尚道:“陛下,此乃儒釋道三教。”命題,和尚又寫了四句道:老子講經,側耳旁聽。惟我天子,笑倒玉庭。

萬歲看罷,滿心大悅,賜與和尚收了。請到行宮禦位獻茶,天子叫聲:“和尚,朕在宮中觀星,一顆狼星照在南方,主何吉凶?”和尚聞聽,連忙跪下,口稱:“萬歲,南方庶子,民不聊生。”萬歲聞奏大吃一驚,道:“朕已差馮承愛去巡狩,怎不知民間疾苦?是朕用人不當之故。”隨即傳旨,著唐端進見。內侍飛速出來,宣召唐大人進來見駕,山呼已畢,天子道聲:“唐卿,召你前來並非別事,狼星照於南方,乃是南方百姓民不聊生。如今馮承受已離江南,馬卿在路。朕調他回來,今著你前去巡視南方。但有作惡之人,即便拿下以安百姓要緊。就此去吧。”“是,謝主龍恩,萬歲萬歲萬萬歲。”辭駕出了山門,先回衙署收拾行囊,吩咐封了官船。且說天子放了唐大人之後,駕出山門,上了龍馬,擺鑾駕回宮不提。

再說唐大人各事辦畢,將應用對象發扛都到巡按經略的座船。大人便服,帶了四個家人,乃是唐興唐旺唐德唐明,主仆五人下了一個小小的舟船,在官船之後,即一日到了山東地界。早有聖旨發下,追馬大人回京。馬大人接了旨,在半路回轉至山東。兩下相遇,馬大人差官將經略印信送了過船,他奔京都而去。沒有馬大人的交待。

且說唐大人接印信帶在身邊,一路前去。到了山東碼頭,大人帶了四個家人上岸私訪。行了一會,天色將晚,大人正欲回船,隻見一個燈球掛著,看時上寫著“安寓客商”,一順寫著三個小字“周五房”,大人走至門首,隻聽店中喊道:“大頭馬不下人了,快收燈籠吧。”大人走進,將手一拱,叫聲:“店家,可有單房獨院麼?”回道:“沒有了,別處去吧。我家不下人了。”店家因何回他?見他一口京話,又將他上下一打量,口音不對,而且形容生疑。正說之間,大頭馬從裏邊走出,將大人一望,叫聲:“兄弟張老二呀!你因何此刻到此?裏邊來。”大人將錯就錯,將嘴一努,四個家人退了。回道:“你莫非是我盟兄麼?”大頭馬道:“你難道認不得我白老大了麼?”大人見機,連忙叫聲:“白大哥,我這幾年在京中,朋友多了,都記不清了。”白大叫聲:“店東,此人不是外人,是我拜教過的兄弟張老二。兄弟請進來。”開店的周五叫聲:“大頭馬,你莫要真個大頭馬,認錯了人。如今上放了巡按下來,聞說私訪在路,恐是唐大人。你莫要玩哪!”白大笑道:“東家老爹,他與我結拜三十多年的人,豈有認錯了的!”列位,因何白大執意認為盟弟?不亦真假到二十四分呢。皆因眾冤魂留住大人,好托夢告狀,代民伸冤。閑話少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