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回 惜春皈依佛門裏妙玉巧遇舊時友(1 / 2)

當抱琴告訴元妃,原來是黛玉將父親遺留給她的錢財,幫助了劉家莊的村民。村民感念黛玉的恩德,全體村民上書請賞,黛玉卻沒有要賞賜,而是為賈家求情,更為自己求情,聖上這才赦免了賈家,赦免了自己。元妃的心裏一下子就被黛玉感動了。當初,賈家為了跟薛家聯姻,硬是把這個小表妹棄在一邊,想必是母親為了自己的親姊妹,還準備趕緊把黛玉嫁出去呢。後來家裏發生變故,自己也隱約知道一些,這個小表妹的情誼感動了上天,竟讓她回生,與寶玉又結了親,還把自己的祖母接去撫養,還有一個表妹也在她那兒。該是怎樣的心胸啊!現在又把賈家給救了,賈家真是虧欠她啊。當初,自己也是害她的幫凶之一啊,可她竟然為我求情,我真是愧對她啊。自己一定要幫幫她,否則良心是不得安寧的。

先不說元妃想怎樣幫黛玉,卻說賈家四姑娘----惜春,賈家被抄時,她還年幼,又沒有什麼過失,沒有被追究,隻是把她逐出府門,自謀生路,要不就被充官發賣,惜春選擇了自己謀生。想她一個侯府千金小姐,自幼就沒出過力氣,長得又小,自己也沒什麼本事。隻是會畫畫,技藝也不是很精,社會又險惡,一個小姑娘怎樣為生,平兒先是可憐她,讓她隨他們生活,可賈璉和平兒的日子也艱難,兩個人勉強糊嘴,加上一個惜春,就難以為生。賈璉也不會什麼技藝,隻能靠平兒節儉為生。惜春一見,知道自己也不能在這兒長住,自己還得另尋出路。便開始留心起來,閑著的時候,就念念佛號,心也就靜了下來。思來想去,自己還是出家吧。就對平兒說了自己的打算,平兒一聽,堅決不同意,說等秋後,日子就好過了。惜春見平兒說的堅決,就暫時斷了這個念頭。安下心來作畫,好換幾個家用的錢。

勉強過了幾個月,那賈璉卻什麼力也出不了,整日唉聲歎氣,平兒努力支撐著這個家的日子,可還是經常捉襟見肘。惜春的畫賣的也不好,眼見著日子真的無法過了,惜春就動了走的念頭。她思前想後,決定還是先不告訴他們,自己偷偷地走。為了能走,惜春就把賣畫的錢留了一點兒,想自己出去先用一下,心裏雖說覺得對不住平兒的一番好心,但自己也隻能如此。

這一日,平兒去賣自己做的針黹品去了,賈璉也不知去了哪裏,惜春一見,正是自己走的好時機,便收拾了一下自己那少的可憐的物品,偷偷地離開了。臨走時,給賈璉和平兒留了一封書信,意思是自己不想拖累他們,自己去尋找別的出路了,讓他們不要去找自己,自己一定會照顧好自己,讓他們放心,這些日子給他們添了不少的麻煩,自己不會做傻事。寫完書信,惜春的眼淚就掉了下來,自己這一走,還不知能不能再見到他們,自己的前途還不知在哪兒?真是渺茫的前途啊。

惜春走了出來,想想還是往南走吧,就朝著南方奔去。走了幾日,到了一個小城鎮,正在路邊盤算自己是否歇一歇,吃點兒東西時,一個莽漢奔了過來,因為走得快,又加上惜春站在那兒想事兒,雙方一下子撞在一起,惜春本來這幾天就沒好好吃東西,身子很弱,被這個莽漢一撞,一下子就倒在地上。那莽漢一見撞倒了人,就嚷嚷道:“好狗還不擋道呢,這麼個大活人,怎麼就擋道呢?真是找打!”再細細一看,原來是個小姑娘,就笑嘻嘻地道:“哎喲,原來撞了個小娘子!快讓我看看,撞沒撞壞哪兒?”說著就嬉皮笑臉地來扶惜春。惜春連忙往後躲,那莽漢就往前湊,惜春又急又羞,又不能大聲喊,眼淚都要掉出來了。心想自己怎麼這麼背呀,剛進個小城,就碰上了這樣的人,可怎麼辦呢?正在這時,就聽見一個聲音道:“阿彌陀佛!這位施主,怎麼欺負一個小姑娘啊?”惜春和莽漢一起抬頭看,隻見一位四十多歲出家的尼姑,正雙手合十,站在麵前,那莽漢道:“去去去!一個出家人,來管什麼俗家事。快滾快滾!別攪了大爺的好事。”那尼姑道:“這位施主,小姑娘不是故意撞你,倒是你走得太快,撞倒這個小姑娘的。你還是趕你的路吧。”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那莽漢一見,悻悻地走了。惜春這才舒了一口氣,站起來謝過尼姑,就要走人。那尼姑攔住她道:“這位女施主,你要去往哪裏?”惜春幽幽地道:“走走看吧,我想去南方。”那尼姑道:“看你一個小姑娘,路上太不安全了。我也往南走,你跟我一起走吧。”惜春想了想,自己原本就喜歡佛法,現在自己這個處境,還能幹什麼呢,還是出家了吧。想到這兒,就跪倒在這個尼姑麵前道:“師傅,您帶我出家吧!我跟您走。”那尼姑一聽,便道:“出家可不是鬧的玩的,你真想出家,也再等等吧。我還是帶你去南方吧。我的寶刹就在南邊,咱們走吧!”說著扶起了惜春。兩人一起走了。一路上,尼姑告訴惜春,自己法號“靜音”,惜春就稱她為“靜音師太”,她高興地答應了,一路上就跟惜春講起了佛法,惜春越聽,心裏越高興。到了靜音師太的寶刹,惜春就正式剃了度,真正成了一位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