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考核中,我們強調要納入管理運作和考核,克服職業道德乃至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兩張皮”的現象。對此,一些單位把上級考核與職工評議、民主監督相結合,實行與獎金和幹部的年終考核雙掛鉤,一些單位則嚐試了單位內外雙向打分、與行政獎懲結合、與工會和團的評比活動結合等辦法,從而既穩妥而順當地把這項工作納入了企業管理,又避免了與行政管理考核和雙文明考核的重複。

4.組織驗收評估,抓好日常監督

我們按照公司職業道德建設規劃的精神,確定了推進與考核的階段性驗收評估標準4項14條,要求各單位根據工作進展情況,隨時申報驗收。凡沒有申報驗收或沒有通過驗收的單位,要在凝聚力工程管理目標的基本分中減分。這樣,就從公司的總體上比較有效地把握了整個推進與考核工作。

職業道德的監督工作難以開展,是企業共同麵對的一個難題。我們體會,崗位職業道德行為規範是與幹部職工具體的工作職責、崗位職責結合在一起的,應當教育和引導幹部職工在自己的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自己對社會、對人民、對企業的責任,通過崗位職責和道德規範明確了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怎樣做受獎、怎樣做受罰之後,則應當實施對各個職業、各個崗位的互相監督和管理,甚至曝光和處理。與此同時,還要發動幹部職工開展有組織的評議活動,使幹部職工的自評與互評結合,使單位之間的自評與他評結合,以實現自律與他律的結合,並形成覆蓋麵最大化的監督網絡。這樣做,職業道德的監督才能名副其實,才能真正起到監督、製約、激勵的作用。

近年來,西飛的職業道德建設開始納入公司的管理運作,主要是與公司的“三員並存、動態管理”相結合,起到了基礎性作用。

前幾年,西飛推出了改革內部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實施“三員並存、動態管理、下崗分流、減員增效”。“三員”為優秀員工、合格員工、試崗員工。考核評定按季度進行,其中優秀員工占單位在冊職工的35%左右,試崗員工占單位在冊職工的3%左右,其餘為合格員工。“三員”分別與收入掛鉤兌現,其中一個年度內兩次被評為試崗員工的,除免發獎金外,崗位工資減半;三次被評為試崗員工的,免發獎金和崗位工資;四次被評定為試崗員工的,按下崗處理,下崗後連續待崗時間滿兩年或累計下崗三次的,解除勞動合同。“三員”評定結果還分別作為職工晉級和晉升職稱的主要依據之一。

在“三員”評定工作中,各單位自覺地、不約而同地以已有能夠量化考核的崗位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為基礎,製訂了各自的“三員”評定考核細則,其中職業道德的內容普遍占到了30%以上,有的單位由於其工作的特殊性,所占比重更大。由此,職業道德建設自然地融入了企業深化改革、加強管理的企業行為之中。

我們在這些年的實踐中體會到,職業道德要成為幹部職工用以自律和他律的規範性要求,一是在內容上不能脫離企業實際;二是在運作上不能遊離於企業管理之外;三是在設計上不能流於政治口號;四是在思路上不能僅限於狹義的政工範疇。否則,就仍然走不出以往職業道德建設“形高實低”的惡性循環。這也同時表明,我們仍然需要在建設中進一步完善,在完善中進一步推進。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職業道德建設必須著力推進。我們將為之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