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波浪形態及表現特征
上升五浪和下降三浪的劃分標準及不同的表現特征如下:
①2第一浪。幾乎半數以上的第一浪都是屬於營造底部形態的第一部分,由於行情的上升出現在空頭市場跌勢後反彈或反轉,買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方賣壓的繼續存在,因此在第一浪上升之後出現第二浪回落時,其回檔的幅度往往很深;另外半數的第一浪出現在長期盤整完成之後,在此類第一浪中,行情上升的幅度較大,經驗證明,第一浪的漲幅通常是五浪中最短的行情。
②2第二浪。第二浪是下跌浪,由於投資者誤認為熊市尚未結束,其調整的幅度相當大,幾乎吃掉第一浪的升幅。當跌至接近底部(第一浪起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拋壓逐漸衰竭,成交量逐步縮小,第二浪調整才會結束。此浪中經常出現轉向形態。如頭肩底、雙底等。
③2第三浪。第三浪往往是漲幅最大、最有爆發力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與幅度通常是最長的。投資者信心恢複,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跳空突破,走勢非常激烈,圖形上的一些關卡,常常被輕易穿越。尤其當突破第一浪的高點時,是最強烈的買進信號。由於第三浪漲勢激烈,常出現“延長波浪”。
④2第四浪。第四浪是行情大幅漲升後的調整浪,通常以較複雜的形態出現,經常出現“傾斜三角形”的走勢,但此浪的底點不會低於第一浪的頂點。
⑤2第五浪。第五浪的漲幅通常小於第三浪,且經常會出現失敗現象。在此浪中,二三類股票漲幅通常大於一類股票(績優股、藍籌股),即投資者常說的“雞犬升天”。此時,市場情緒相當樂觀。
⑥A浪。A浪是主力出貨的表演浪,由於主力目標達到,所以開始大量拋售籌碼,但市場大多數投資者認為行情尚未逆轉,僅為暫時的回檔。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五浪中已有警告訊號,比如成交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出現背離等。但由於市場仍然比較樂觀,A浪會采取平勢調整或“之”字形態運行。
⑦B浪。B浪是主力利用反彈再次出貨浪,通常成交量不大,由於是上漲行情,很容易被投資者誤認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從而形成“多頭陷阱”,許多投資者在此慘遭套牢。
⑧C浪。C浪是破壞力極強的下跌浪,跌勢強勁,跌幅巨大、持續時間較長,並且出現全麵性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