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投資股市究竟有哪些風險?(2 / 2)

②2市場性風險。股票市場的暴漲暴跌在全球市場中,絕非僅有滬深股市。當然,作為新興資本市場與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滬深股市表現得更突出一些。暴漲和暴跌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都不是什麼值得慶賀的事情,而是風險的堆積。暴漲之後一定會有暴跌,同樣的道理,在暴跌之後也會出現暴漲。普通投資者在這樣的市場中,賬麵資金的縮水速度會大大加快。規避市場性風險需要經驗的積累,股市諺語“暴漲不買,暴跌不賣”就是經驗的總結。

③2業績虧損的風險。投資者買入的股票一旦遭遇業績虧損,常常是猝不及防即被套住。股市行話叫踩上了“地雷”。對於上市公司業績虧損帶來的風險,投資者要具體分析,如果對公司長遠發展並不構成重大影響,此類風險也許恰恰給投資者提供了機會。當然,如果無論從行業屬性還是管理能力考察,都沒有可取之處,也許通過換股更能夠規避風險。

④2主力的陷阱。主力通過技術圖形做騙線,通常會在出貨時做出買入的圖形吸引散戶買入,以“誘多”;在建倉時做出賣出的圖形吸引賣盤,以“誘空”。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難以識破主力機構的騙線,常常落入主力布設的陷阱。提高技術研判水平是識別主力陷阱,規避風險的重要措施。

⑤黑嘴的鼓噪。黑嘴是機構的宣傳工具,他們利用媒體坑害投資者的案例反複告誡人們,千萬不要相信他們的鼓噪。“股市沒有專家,隻有贏家和輸家。”這句股諺就是針對那些以專家的頭銜忽悠散戶投資者的黑嘴們。作為股市投資者一定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分析市場,自主操作,以規避黑嘴鼓噪造成的風險。

總之,股市的風險不可小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正是對2010年滬深股市的真實寫照。有媒體統計:2010年A股市場融資額全球第一,漲幅倒數第三。全年首發股票349隻,超過2007年~2009年3年的總合;首發股份580.40億股,募集資金4879億元,超過最高的2007年。然而,與“圈錢”大豐收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全年滬指下跌469.06點,跌幅14.31%。在全球股票指數漲幅排名中位列倒數第三,僅略強於身陷歐債危機的希臘和西班牙。隨著指數的重挫,A股的市值損失十分驚人。剔除年內上市和停牌的股票,可比的1692隻A股股票年初市值合計24.21萬億,而以2010年12月30日收盤價計算,最新市值已經下滑至22.44萬億元,市值減少了17720億元。

2011年8月上證指數跌破2500點,最低達到2437.68點,並且始終未能擺脫下降趨勢,充分顯示了股市的風險。